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评论正文

环保是一种委屈

2014-10-20 08:42来源:北京商报关键词:土壤污染垃圾回收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治霾是一场必须跑赢的马拉松”,我们必须跑赢的马拉松,其实还包括水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包括垃圾处理分类以及新能源的推广。每一个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都面临着一道环保的窄门,如果不能实现“惊险一跳”,就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环保是三脚凳,政府、市场和个人缺一不可。浸淫市场经济二十多年,我们太想设计出一种万能的市场行为机制,以期环保成为一门生意,政府提供法治,个人秉持理性,“趋利”因素引导人们臻于环保的生活和工作。赔钱的生意没人干,杀头的买卖有人做,找对市场的办法,大家好松口气。

环保的确可以成为一门生意。在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市,垃圾回收执照是每年要在三到四家工厂之间竞争的。拿到执照的工厂能够收获稳定的“货源”,没有拿到执照的工厂,只能消化存量和寻找一些零星的货源。竞争让垃圾处理厂不敢怠慢,绞尽脑汁去获得效率优势。笔者了解到,一家连续两年丢失执照的垃圾处理厂,为了实现成本最小,一墙之隔就是塑料加工厂。这样,他们将垃圾处理成的塑料米,通过气动装置,便可直接传给后者,省却中间成本。

但市场不是万能的,环保在很多时候还是一种成本,是一种结结实实的机会成本损失。同样是在北海道,经过市民众筹的风车,风力发电价格是普通电价的两倍。一道选择题摆在面前,风力发电的价格是22日元/千瓦时,而火力发电价格只有11日元/千瓦时,如果个人是“理性”的,他应该选择火力发电。当地居民选择了价格更高的风力发电,这不是市场和经济人理性所能解释的。

这里还有一道选择题。作为垃圾分类回收的优等生,分类回收的费用对于日本地方政府而言却是一笔沉重的税金负担。一种声音开始崛起:要求彻底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即回收费用完全由生产者负担,进而完全由消费者负担。

消费者愿意吗?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个真金白银的决定,一个个人与环保之间利益消长的决定。

说到底,市场不能解决所有的环保问题。环保问题的出现,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结果。更高的GDP,意味着更高的垃圾和排放,对于绝大多数国家,人均GDP和垃圾产生量总是正相关的。将环保问题的解决推给市场和政府,轻描个人的努力,是一种个人的偷懒,是为自己的懒政找到了庇护所。

在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发达国家城市,街头鲜见垃圾箱,因为街头的垃圾箱难以控制分类。而在其居民区,经过分类的垃圾回收,最长一个月才有一次。不同的垃圾对应着不同的垃圾袋颜色及回收时间,记错了或忘记了,就要等到下个月。这对个人而言,有着种种的不方便,但个人的种种不方便成全了社会的方便。

说到底,环保是一种委屈,是个人让渡一部分生活便利和金钱利益,以求得环保的长治久安。汲汲于短期需求研究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说,“从长期看,我们都会死去”。只是从长期看,人类还要活着。在环保问题上,个人也是需要蛮拼的。

原标题:环保是一种委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垃圾回收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