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浙江“五水共治”:科技挑大梁 治污不犯愁

2014-12-30 08:5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晏利扬 赵晓关键词:污水处理五水共治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利用光催化技术,直接将河道中的有机物变成无害的无机物;打开iPad,手指一点,就能看到各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情况;无人机传回辖区黑臭河航拍图像,载入“清三河”管理信息平台……

浙江,环保科技的创新为污染减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助推“五水共治”。

技术进步为治水提供新路

每逢周末,湖州市苕溪入湖口的渔人码头,游人纷至沓来,一睹太湖之美。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湖水污浊、蓝藻肆虐之地。

这一变化的背后,一项叫作“食藻虫控藻引导土著沉水植物的立体生态修复技术”功不可没,即通过放养一定量的食藻虫,把水中蓝藻吃掉,再种下土著沉水植物形成“水下森林”,从而使生态系统迅速恢复。

“这是我们在水专项研究中,通过3年多的科研和工程示范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向阳告诉记者,水专项是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旨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污染问题。

2008年起,浙江大学在浙江省环保厅、省科技厅等部门支持下,承担了水专项中太湖流域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等6个项目课题,攻克了14项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依托各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课题成果推广应用,苕溪入湖口断面水质达标率已达100%。

治污水、保供水是河网地区实施“五水共治”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杭嘉湖地区河网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取水标准、水环境累积性风险大等问题,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先后实施了水专项《河网区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研发与综合应用示范》、《太湖流域(浙江片)水环境管理技术集成及综合示范》等课题。

“水专项让我们治污的思路发生转变。”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汪小泉表示,通过课题实施,全省水环境管理将有望实现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转变,为治污水、保供水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记者从浙江省环保厅了解到,水专项研发的复合介质生物滤器技术、曝气复氧人工湿地技术、河网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平台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已在“五水共治”中推广应用。

原标题:科技挑大梁 治污不犯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五水共治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