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报道正文

环境空气质量是怎么测出来的?

2015-01-08 08:24来源:镇江日报作者:孙霞关键词:环境监测PM2.5颗粒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间白色的屋子,屋顶竖着6根或长或短的旋风切割式电线,面积不到20平方米,整体置放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院的草丛中。由于位置比较偏,从这里经过的市民,注意到的不多。日前下午,在江苏省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预警室主任刘晔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这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

这间白色的屋子,密封好、整体化,又防水保温,从远处看,在绿草丛中的白房子,就好像孩子游戏中的一块大积木。走进其中,耳边传来隆隆的机器轰鸣声,眼前是一排现代化的设备。“这是PM2.5自动采集仪,这是PM10自动采集仪,这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4个气态物质自动监测仪”,指着眼前黑色格子中一个个监测仪,刘晔介绍说,这些机器每天24小时实时采样、实时监测,然后将监测结果实时传输至国家、省、市有关部门。

“就拿PM2.5来说,在上方有个采样头,连接到屋顶上的旋风切割头,将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排除在外,然后将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沉积在上方的纸带上,通过反映在纸带上的深浅程度测出具体的数值。对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这4个气态物质,则分别有一个气态采样管路,气态污染物的数值会在监测仪器上反映出来。”刘晔说。

在这个屋子里,记者注意到了屋顶还挂了两台空调,“这个空调可是为机器准备的”。在一排机器旁边,还有一台硕大的蓄电池和传输设备,“如果停电了,蓄电池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昨天下午2点20分,记者通过位于仪器底部的一台中枢电脑看到,实时监测数据分别为:PM2.5每立方米85.7微克,PM10每立方米94.7微克,二氧化硫7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46微克/立方米,臭氧105微克/立方米。刘晔分析说,从这一系列数据看,4种气态污染物远远低于标准值,PM10也低于标准值,首要污染物为PM2.5。

刘晔还告诉记者,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每周去巡检一两次,机器每周会自动校零,每个季度会做一次零量校值。这个白色小屋平时基本没有人工操作,也就是说,每天的监测数据实时在网站显示,市民每天看到的监测数据,就是最原始、未做任何加工的数据。

刘晔介绍说,本市像这样的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一共有4个,其他3个分别位于市职教中心、新区办事处、丹徒区环境监测站。我市2000年就有了自动监测站点,就在3年前,空气质量监测还没有这么全自动化,没有这么先进,监测值仅限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这3项指标,也仅仅是日报制,不像现在这样实时报告。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优良天数为240天,占比为65.90%,顺利完成市人大62%的年度工作目标;PM2.5年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与去年下降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达到了国家和省要求在2013年基础上削减2%的年度目标。

原标题:环境空气质量是怎么测出来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测查看更多>PM2.5查看更多>颗粒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