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生物技术治污 或掀污水处理新革命

2015-01-09 08:41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张春莉 王菡娟关键词:污水处理生活污水污水处理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说起污水处理,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这种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用地的紧张,其大投资、大用地、耗能多、二次污染风险、对周边居民影响大等副作用逐渐显现。有没有一种克服这些弊端的新技术?在广州,一种利用生态透析治理生活污水的新技术正逐渐走俏,并已在全国多个地方得到应用推广。污水处理工业革命4.0版开始起航了。

小生物大作用

一群小细菌、一个小水箱,黑乎乎的污水流进其中,几个小时后,水变得清净了,连污泥也都不见了。这不是魔术,在珠海市斗门区莲州镇莲江村,由广州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污水处理点,记者看到了这种生态透析技术的神奇魅力。

莲江村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全村地域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60人,每日约产生100吨污水。如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当地政府亟须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

“当时莲江村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排入附近鱼塘,导致鱼塘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为解决污水处理难题,莲江村主动找到了我们。”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糜红伟说。

据介绍,他们采用的技术被称为“生态透析技术”,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原则,通过模拟自然界河流的弯曲和生物多样性,利用比表面积大的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将河流大弯曲微型化,构成无数弯弯曲曲的小河流,从而创立了一个有利于微生物—浮游动物—小动物各个生物群落生态位协同匹配的生态链及生态系统。在人工强化控制各个生态因子的条件下,使流经本系统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降解去污,转化为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水,实现污水无化学添加、无臭气排放、无固体残渣的“三无”处理。

“我们其实是在做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污水收集后,进入生态透析机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再次进入收集池,和其他污水进行化学反应,最后再排入池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现生态透析技术‘以水治水’的,就是这个道理。”糜红伟说。

没有管道、没有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仅仅两个大水箱、一个沉淀池,莲花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就建设完毕。2013年8月,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珠海监测站检测,处理后的水符合城镇排放水一级A标准以上和地表水(GB3838-2002)Ⅲ类。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在2014年初组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该技术在国内外属首创,位于国际领先水平。

不仅仅在农村,城市污水处理中生物透析技术同样能发挥作用。

在中山市雅乐凯茵新城小区内有着大约6000多立方米透析的景观湖,由于没有活水无法实现湖内水循环,致使湖水又黑又臭,过往居民不得不掩面而行。利用了生态透析技术后,仅在湖边使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放置了6台水箱,就实现了湖水循环并进行了去污处理。“我们做的就是将水流动起来,利用微生物进行水体净化。”糜红伟说。

在城市中,地铁已经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可你想过地铁内卫生间的污水如何处理吗?

“由于地下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其主体结构均低于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收集及排放难度较大。目前已有技术或是利用地下汇集井,进行污水废物的转移提升,治标不治本,污水臭气污染严重;或是利用各种添加物对污水废物进行初步处理,处理效果差、成本高、管理难,二次污染严重。”糜红伟告诉记者。

生态透析治污技术再次“大显神通”

“我们将地铁内原有泵房进行改造,将泵房及集水坑的臭气及污水抽入生态透析机,以集水坑中的污水作为培养基,人工的在系统内构造出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和生态系统。当污水、臭气及致病菌被输送进入系统内时,其生态链逐级吸附、降解及吞噬,形成无臭无害的气体,随排气口排放。处理后的出水还可以回用于厕所冲洗用水,兼具有吸附除臭作用。”糜红伟说。

原标题:生物技术治污,或掀污水处理新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生活污水查看更多>污水处理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