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市场正文

化工领跑工业固体危废利用

2015-01-12 13:33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张晶星 李闻芝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年伊始,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以下简称《年报》)。该《年报》系环保部首次向全社会发布全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相关情况。记者梳理了这份《年报》,注意到在工业固体危废综合利用上,化工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同)在综合利用率和处置量上,都居各行业前列。其中,综合利用量448.0万吨(《年报》采纳2013年数据,下同),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的26.4%,位列第一;综合利用率64.5%,仅次于造纸和纸制品业,位列第二;处置量231.5万吨,占重点调查企业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的33.0%,处置率为33.7%,均名列前茅。

固体危废处理持续向好

我国危险废物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其危害性和环境风险十分突出。危险废物管理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各地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危险废物防治工作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妥善处置固体危险废物,既是改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的客观要求,又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现实需要。有效利用和处置成为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年报》显示,2013年,全国261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2937.05万吨(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统计,下同),其中,综合利用量1589.02万吨,处置量1209.31万吨,贮存量153.29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53.84%,处置、贮存分别占比40.97%和5.19%。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和江苏作为化工大省分别位列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第一和第三位。

化工固废利用率较高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指我国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和电石渣等。

记者梳理《年报》时注意到,2013年化工行业在大宗固废产生量上占比较小。其中,粉煤灰产生量0.17亿吨,占全部粉煤灰产生量的3.7%,综合利用率89.5%,高于全国工业企业86.2%的综合利用率;炉渣产生量为0.32 亿吨,占全部炉渣产生量的12.1%,综合利用率为90.9%,高于全国工业企业89.9%的综合利用率;脱硫石膏产生量为361.5万吨,占全部脱硫石膏产生量的4.5%,综合利用率为35.5%,而同期全国工业企业的综合利用率为82.3%,行业在此方面尚需努力。

危废专项整治效果显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污染引发的影响人体健康、损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开始显现。固体废物环境治理作为污染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与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贯穿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关系着生产者、消费者、回收者、利用者、处置者等多方利益。因此在治理上存在重重困难。

为了推进危废治理,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铬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等法律法规。其中关于铬渣的综合整治实行了考核任务、挂牌督办等强有力手段,最终至2013年底已完成历史遗留铬渣治理任务。

此外,2013年,环保部还下发了《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环办〔2013〕50号),决定自当年4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全国建成《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确定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41个,新增危险废物焚烧、填埋集中处置试生产企业35家,利用处置量超过1400万吨,危险废物管理初步实现了“两升两降”(即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际利用处置量明显上升;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重点地区电子废物非法来源明显下降)。

原标题:化工领跑工业固体危废利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危险废物处置查看更多>固体废物查看更多>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