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环保产业:风正一帆悬

2015-01-26 08:34来源:杭州日报关键词:环保产业水十条五水共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后的三江两岸项目

环保千亿市场启动

园林景观企业转型做环保获5000万风投

管理严格了,处罚加大了,需求也自然增多了,环保行业“华丽转身”,进入高热的“新常态”。

根据相关数据,2004年到2011年的7年间,我国环保产业收入增长了一倍,达到了30000亿元,全国有近23000家从业单位,320万从业人员。2011年与2004年相比,我国环保占GDP比重翻了一番。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更进一步要求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要达到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一直在说‘水十条’今年也会落实,业内测算过,一旦落实,各方的总投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高于大气的1.7万亿元。” 杭州环保产业协会秘书施明才表示,这样的政策出台,也意味着中国污水处理市场的空间将得以释放,尤其是工业污染源市场。

“环保产业确实是个千亿市场。”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展望分析说,以商达环保所涉及的农村污水治理的细分市场来说,根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7%,但农村的污水处理率只有8%。要达到80%的处理率,根据“五水共治”的计划统筹,仅浙江省就需要500亿以上的投入,全国范围内就是千亿级的市场,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郑展望说,去年浙江开展了五水共治计划,让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做的项目有德清项目,无锡锡山项目,以及在诸暨、武义、萧山、余杭、衢州等地的2000多个行政村的规划、设计和设备项目。

刘明峰原本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行业颇有名气,然而,三年前,他看到了环保产业的机遇,成立了杭州爱立特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从传统的园林景观企业转型成为滨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综合型治理企业。

2014年,“五水共治”让刘明峰看到了在污水处理这个细分市场中做精做深的机会。于是,在去年7月,他“认领”了家门口的河道——拱墅区赵家浜河,这条河长760多米。

刘明峰的计划是将赵家浜河的治理项目做成“杭州的一条样板河”。为此,他设计了一个三年计划,去年8月技术团队进驻,除了截污纳管和清淤工作,还应用生态治理手段。“接下去2015年这条河水质目标将达到五类水标准,2016年努力实现可以游泳的生态河。”刘明峰表示,公司依托水生植物治理水污染的方法更像是“中医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也从一方面映射出,水治理和养护也是个可持续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是个绿色朝阳产业。

除此之外,他手上的项目还有很多,包括拱墅区的河道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保护项目、淳安生态绿带项目等等。

转型的成绩单是抢眼的。2014年1月到9月,爱立特营业额和利润均同比增长30%多。行业前景也吸引了一些民间资本的关注,截至今年8月,爱立特又引入了两家PE投资,投资金额达到5000万元。

“这几年,像爱立特这样转型的企业其实也有不少,去年调查下来,杭州兼业从事环保服务的企业有273家,占所有环保企业的32.2%。” 施明才表示,不少企业懂得把握机遇,再加上本身的产业就与环保产业相近,转型也很快。

原标题:环保产业:风正一帆悬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水十条查看更多>五水共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