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北京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投产

2015-03-16 08:54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刘宇鑫关键词:建筑垃圾炉渣固废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位于首钢老工业区的建筑垃圾回收项目场地,本市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投产试运行。本报记者和冠欣摄

“吃”下去的是砖头、混凝土块之类的建筑垃圾,“吐”出来的却是可以替代天然砂石的再生建筑骨料。通过一系列破碎、分拣、筛分等处置工艺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可达90%以上。昨日,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向安披露,建在首钢石景山园区内的本市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已投产试运行,设计年处理能力100万吨,这意味着首钢老厂区里大规模拆除改造工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有了新去处。

据估算,北京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高达3500万吨,利用率还不到30%,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有巨大提升空间。

建筑垃圾可就地“消化”

首钢石景山园区西部,在首钢停产前原本是堆放炉渣的“渣场”。虽然钢渣堆成的小山早已被清理,但随着首钢园区内拆除改造工程的深入,一座座由建筑垃圾堆积而成的小山,又成了这里的新“住户”。

最新在这里落脚的,要数厂东门内特重型厂房的“零件”,瓷砖、砖头以及还绑着钢筋的混凝土块。个头儿小的,抓一把能从手指缝里漏下去;个头儿壮的,想给它翻个身都费劲。如今,“渣场”里数千立方米建筑垃圾已经摞起了一座五六米高的山包,全部都被黑色的苫布包裹着。

据初步估算,等首钢老厂区内建筑拆除工程全部完成,垃圾产生量少说得有1000万立方米。如今,一条通体蓝色的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系统已经建成,就屹立在“渣场”中心。这条主要依靠传送带连接的处置线,可以把一块块建筑垃圾囫囵个儿地吞下肚。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处置线的送料口是距离地面三四米高的一个漏斗,漏斗下方已经堆出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土坡,不断有铲车开上来,把刚刚从山包下取出的建筑垃圾倒进漏斗。

再生骨料可铺路

一铲子建筑垃圾“下肚”,近3米高的处置线“嗓子眼”里马上传出了剧烈的摩擦声,听上去就像有无数石块在敲击钢板。

“那是刀盘正在对建筑垃圾进行‘粗破’。”现场值守的首钢资源公司经理张福强介绍,首钢环境公司打造的全市首家封闭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占地150亩,设计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与传统的填埋法相比,每年可节约土地100亩。

原标题: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投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垃圾查看更多>炉渣查看更多>固废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