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政治高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再利用已经成为一项时不我待的政治任务。
在生态环境中,资源是第一宝贵的,并且具有不可再生性。近几年,随着世界范围内钢铁产能的持续增加,原燃材料供应形势日益严峻。钢铁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对资源的竞争,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资源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自然界中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这不利于钢铁行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钢渣是炼钢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很好的二次资源。随着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钢铁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越来越重视,钢渣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切入点,加强钢渣的综合利用是钢铁行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行业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
钢渣处理关系钢铁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钢渣和高炉渣是钢铁行业排放量最大的冶金渣,产出率分别约为粗钢产量的14%和30%。目前,高炉水渣的处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钢渣的处理一直是行业的难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共生产粗钢8.23亿吨。按照生产1吨粗钢约产生0.14吨钢渣来计算,2014年,我国共产生钢渣1.1亿多吨,其全铁含量在20%左右,其中金属铁约占10%。这些钢渣经过磁选加工后,排放钢尾渣近6000万吨。
截至目前,全国钢渣累计堆存近10亿吨。但是,由于观念、技术等多种因素,目前我国冶金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50%,钢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10%。国内多数钢厂处理钢渣长期以来采用外销或回填的方式,而钢渣处理企业将买来的钢渣分选后,选出渣钢和磁选粉再卖给钢厂,剩余的尾渣除了少部分卖给水泥厂以外,大部分被无组织地堆弃。钢渣堆放不仅占用土地、淤塞沟溪、污染水系、影响环境质量,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将这部分钢渣经过处理有效地利用起来,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十分可观。
作为钢铁行业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如何从钢渣中有效地回收残钢、保证选后尾渣的活性和稳定性,确保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钢铁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钢渣深度利用,能带来多大价值?
钢渣循环利用的价值有多大?值得行业好好算算账。
目前,钢渣开发利用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将钢尾渣磨细成钢渣粉,并与矿渣粉混合后生产钢铁渣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生产。钢铁、建材都是高资源消耗型、高能耗行业,钢铁工业的冶金固体废弃物经深加工生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作为原料用于建材行业,不仅可以起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改善环境的效果,而且可以打造最佳产业链组合,实现两大行业和谐发展。
从环境效益看,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提出了推行低碳经济、实施低碳生产的全新理念,这为国内钢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
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有关数据显示,每生产1吨钢会产生2.18吨二氧化碳,每生产1吨水泥会产生0.815吨二氧化碳。以4000万吨钢生产规模计算,若将从冶金渣中回收提取的钢铁物料全部用于钢铁生产,尾渣粉磨后取代熟料全部用于水泥生产,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65万吨。这样既减少了钢铁和水泥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为钢铁生产和建材行业提供了资源保障,也实现了低碳生产,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做出了贡献。
同时,钢渣在其热能利用方面也有很大潜力。炼钢产生的熔融态钢渣含有大量热能,实施熔融渣热能利用战略,可显著提高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水平。据了解,每千克1600摄氏度钢渣含有热量2000千焦。过去,钢渣处理方法都是将热态钢渣冷却后进行磁选加工,而熔融钢渣从1600摄氏度冷却到常温,不仅浪费了钢渣中的丰富热能,而且在冷却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随着电价的不断上涨,钢铁企业的电力成本不断提高,充分利用二次能源发电,扩大自发电量,成为钢铁企业节能降本的有效措施。以年产300余万吨钢渣计算,其所蕴含的总热量超过600万吉焦,如全部回收,仅降低煤耗一项每年就可节省上亿元的资金。同时,利用钢渣余热取暖也可以为当地的绿色供暖做出贡献。
从经济效益看,以鞍钢为例,其拥有13条现代化冶金渣处理加工线,16种系列产品,仅2006年~2014年,这些生产线共处理冶金渣1800万吨,为鞍钢提供精品钢铁物料690万吨,为市场提供优质建材产品680万吨;近10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创造利润6.26亿元。鞍钢新投产的50万吨钢渣微粉生产线,每年将创造高于3000万元的利润,成为鞍钢钢铁主业外又一增长引擎。
钢渣零排放,工艺技术能实现吗?
推进钢渣综合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是技术。尽管一些企业在冶金渣综合处理利用领域取得了突破,但从当前冶金渣综合利用的全局看,我国对钢渣的处理工艺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仍存在观念和技术装备的内外条件制约,钢企整体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
据鞍钢矿渣公司总经理苏兴文介绍,我国几十年来面临的钢渣处理的难题,就是如何消解钢尾渣中的有害物质,如何大幅降低尾渣含铁率,如何解决尾渣产品膨胀性、稳定性、含铁量和活性指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攻克,钢渣的零排放则无法实现。
苏兴文认为,整个钢渣的处理过程就是渣铁分离和钢铁物料的提取过程,然后才是钢尾渣的利用问题。“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使钢渣中钢铁物料的提取率达到99%,剩余不足1%,才能解决尾渣产品膨胀性、活性指数等问题,也标志着钢尾渣的利用成功了一半。”苏兴文说。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鞍钢矿渣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熔融钢渣热焖、磁选、深加工生产工艺,并于2008年投产了第一条焖渣线,使得钢渣处理的几大难题迎刃而解。该工艺明显消解了钢渣中的有害物质,实现了渣铁分离,保证了钢渣活性指数,利于其在建筑行业应用,同时还解决了不同种类和成分的钢渣原来因混合排放处理所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应用的问题。
在创新焖渣和磁选技术的同时,鞍钢矿渣公司早在2007年就开始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就钢渣的开发与应用展开技术合作,并成立了项目联合开发试验组,对钢渣粉生产工艺与设备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该公司与沈阳北方建材检测中心进行技术合作,成功进行了钢渣粉及钢铁渣粉应用于建材业水泥和混凝土的研究与试验。2012年,鞍钢投资7500万元建设国际首条辊压机终粉磨钢渣粉生产线。目前,该生产线已经成功达产,生产出了比表面积为400㎡/㎏~500㎡/㎏的钢渣粉和钢铁渣粉产品,钢渣粉金属铁含量小于0.02%,活性和稳定性完全满足建筑水泥和混凝土用高活性混合材的要求。预计该生产线年可加工钢尾渣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这一生产线的投产也意味着钢铁企业能够实现钢渣的零排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曾表示:“钢铁联合企业如果能够在冶金渣利用方面产生一个新的产业、产生系列新的产品,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意义将非常重大。”各大钢铁联合企业应该把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加强对高附加值炉后渣新产品的开发作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低碳生产战略,推动新的产业链融合,才能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成功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为进一步构建党委和政府领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科技支撑、社
2025年4月21日至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万容科技,深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20年,受邀携城乡废弃物资源循环低碳体系“三岛”模式精彩亮相。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的卓越表现,万容科技荣登环保科技TOP100企业榜单,并通过主题演讲和战略合作签约,引发行业高度关
近日,在龙港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一座占地面积约44.7亩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处置中心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该项目由温州建设集团第三工程分公司承建,肩负着推动区域固体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助力绿色发展的重任,将为龙港市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7045.01平方米,园
4月13日,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主办,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众城永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风车叶片树脂纤维板》生产技术及产品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近三十名来自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出席。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我国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与此同时,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南省近日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更名为“博鳌零碳示范区”,意味着示范区实现全域零碳运行。这是中国首个以更新改造模式实现区域整体零碳运行的样本。记者25日探访该示范区,了解一个“近零碳”区域如何“进零碳”。博鳌零碳示范区以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东屿岛为核心。2022年初,示范区
3月20日,河钢与淡水河谷在北京签署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双方落实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巴政府签署的《关于开展矿业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务实行动,将进一步深化在脱碳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河钢集团董事长刘键与淡水河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等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培育绿色建筑等低碳产业新增长点。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3月5日,越南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胡志明市开工建设。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由VietStar股份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金额达3.5万亿越南盾(10亿元)。该项目位于古芝县西北废弃物处理综合体,每天处理2000吨固体废弃物。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计划早在5年前已获胡志明市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4月27日,江西新余市在林业碳汇领域迎来重大突破,首个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公示阶段。该项目是新余市农发集团所属的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也是全省首个林场开发获批公示的项目。近年来,新余市紧盯国家“双碳”目标,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低空经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场关于能源与空间利用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深圳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勇立潮头,以前瞻视角锚定光伏柔性支架为核心技术,布局“低空经济+光伏产业”融合新赛道,致力于为“低空经济+光伏”赛道土地立体化开发与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从中建六局交通建设公司官微获悉,4月26日,由中建六局交通公司承建的申能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标段一)在各标段中率先开工。据悉,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属于大型光伏PC项目,项目直流侧装机容量为616.07MWp,交流侧装机容量498.9MW。项目建成投
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近日,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4月28日上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钢铁行业差别电价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为加快省钢铁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运用价格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开展2025年钢铁行业差别电价资金
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29日在北京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5年4月20日,共有189家钢铁企业(包括一家球团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41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1亿吨;47家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产能约1.69亿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4月28日,酒钢集团炼轧厂二高线加热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EPC总承包采购招标公告发布。项目建设内容1、二高线加热炉空烟、煤烟各建设1套纳米活性钙固定床脱硫设施(煤烟烟气量44000Nm/h、空烟烟气量35000Nm/h),新建一座空烟排气筒(标高40米)。2、新建脱硫系统烟气主管道及支架。3、配套设施的建设
2025年4月,山东瀚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并成功中标新疆大安特种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高炉煤气脱硫超低排放技改项目。此次中标项目涵盖轧钢加热炉与炼铁热风炉两大系统改造工程,采用先进的钙基干法脱硫与布袋除尘相结合的工艺路线,这一工艺能够高效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确保净化后的烟气达到超低排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3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名单如下:安徽省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4月24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的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并网仪式在中天钢铁南通园区内举行。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俊杰,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能控中心分管领导臧雪松,能控中心主任方神州;远东股份资深合伙人、客户官田旭,远东股份高级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程
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于2025年年初完成450㎡烧结脱硫脱硝系统技术升级项目,于2月底投运,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出口氮氧化物数据达标,通过对中温催化剂低温活化相比更换新催化剂费用降低230余万元,煤气消耗每日降低30000立方米,年可降低运行费用100万元以
日前,雪浪环境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6亿元,同比减少5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64亿元,同比扩大892.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4.69亿元,同比扩大474.10%。基本每股亏损为1.3938元。公司在2024年度报告中指出,受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市场萎缩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