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巨资治水的效果要让百姓看得见

2015-06-24 14:51来源:长江网关键词:污水治理污染治理广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广州主要河涌水质状况发布系统“改版”一年,白云、天河、越秀、海珠、黄埔等多区内的河涌水质数据仍不达标。记者走访各区一年来曾测得劣V类-5水质的河涌,发现大部分河涌仍免不了水黑、发臭,周边居民怨言不断。根据8个区水务部门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资金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显示,这8个区域去年治理河涌预算资金起码有2.8亿元。

端午节期间,广州一条新闻刺激着公众的心灵。广州一个地方举办龙舟竞赛,在新闻视频里,观众发现比赛的河道,竟然是黑色的,参加竞赛的群众说,不仅河水是黑色的,现场更是臭气熏天。

联想广州治理河水污染的“战绩”来看,这也就可以理解了,当5个区都发现了污染河道现象的时候,赛龙舟的河道黑水奔涌还值得大惊小怪吗?但是,仔细想想,这种现象也不应该发生。假如说,黑水赛龙舟是在河道没有治理之前,还是能够理解的。河水污染不是一个地方的事情,污染的河道也不是广州特色,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黑水存在这是历史欠账。

问题是,广州市加大了河水污染治理的力度。不仅投资了巨额资金,而且还实施了“官员河长”制度。不仅实施了“官员河长”制度,而且广州的标准还很高,为了杜绝“官员河长”走形式,他们规定所有地方的河长必须是党政一把手。有了这个前提,加上巨额资金,黑水变清水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因为,在一个地方党政一把手有着诸多权力,各部门各单位应该会是言听计从,治理河水污染也就不会走形式了。

遗憾的是,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河道污染依然没有改观,以至于让群众说“河道成了传播疾病的地方”。制度到位,资金到位,治理为何难以到位?这就不能不让人们去无边的想象了。具体来说,我们公众有这样两个问号在心底徘徊奔涌。

其一:河长制度是否沦为摆设?在实施“官员河长”制度的时候,广州市规定的很严厉,要求奖罚分明,治理有效果的要奖励,治理没有效果的要处罚。目前已经有5个区的河道发现了治理不力的情况,百姓怨言四起,不知道这些河道的“河长”们是不是受到了处罚?从环保部门不愿意透露处罚细节的情况来看,很可能制度已经成了摆设?

其二:治水巨款是否打了水漂?投资了2.8亿元,这还仅仅是账面上的资金使用情况,据说实际上的花销比这还要大。按照常理来说,投资越大治理的效果就应该越好,河水的清洁程度,应该和投资成为正比。问题是,如此巨资治理河水污染,为何百姓没有感受,为何效果不能呈现?当然,污水治理有点难度。但是,巨资治水应该是透明的,这就要给百姓一个可以看得懂的数据。看看治水巨款是不是打了水漂?

原标题:巨资治水的效果要让百姓看得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治理查看更多>污染治理查看更多>广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