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大地不可厚土载污:“国际土壤年”看中国污染土壤修复

2015-06-26 07:22来源:新华网关键词:场地修复土壤修复张益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是联合国的“国际土壤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全国土地日”。正如蓝天不能雾霾如盖,大地亦不能厚土载污。

上世纪80年代始,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因从事废旧金属拆解,致土壤中铜、铅等重金属超标数十倍。2012年,清远市政府启动整治土壤重金属超标,受其委托,2014年,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在龙塘镇开辟3处“耕地污染修复试验田”,探寻土壤治理对策。

“相对于污染场地与矿山,耕地土壤的修复因为要尽可能地恢复其种植的功能,技术难度较高。”华南所高级工程师方晓航博士说,位于民平村的试验田属“轻度污染的耕地”,在特殊“土壤改良剂”作用下,种植经筛选的“低吸收水稻”,几十亩稻田产出符合安全标准。

与换土、翻耕等工程大、耗资多的物理方法相比,“改良剂”是在耕地中添加化学药剂,有效稳定重金属,并通过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以减少重金属积累。

而对于定安村“重度污染的耕地”,修复试验田采用“植物提取”技术,种植“东南景天”等超富集植物,通过其对重金属“富集”净化污染土地。

截至2014年11月,通过运用种植水稻、蓖麻、玉米等一般植物和东南景天、麻疯树、籽粒苋等超富集植物的方式,清远市龙塘镇已完成共计60亩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示范工程,使土壤中镉、铜含量下降了10%以上。

中国土壤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说,相对于已有商业化操作的“场地污染修复”,“农地污染修复”尚以调查和开发技术为主,未进入规模化修复阶段,此类科研院所的修复示范项目,意义重大。

2014年4月17日,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其中,耕地的点位超标率为19.4%。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总工程师宋云接受采访称,国家“十二五”期间在土壤修复技术上下了很大力量,“863计划”也有相关科研项目,目前中国的土壤修复技术,总体上正逐渐趋于成熟,但农田修复尽管攻关多年,业内却未形成公认的成熟技术,许多试点处于探索阶段,修复费用高,有效性也待考察。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说,中国土壤修复的最大瓶颈,在于技术,但更在于法律和相关制度的长期缺失。土壤修复的责任主体是谁,修复的程序、方法、技术、标准、工程验收、资金来源等等,都亟待法律做出规定。

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益说,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央财政计划拨款300亿元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按常理可带动近千亿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但目前责任主体、商业模式等并不明朗,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低,企业也多持观望,市场释放时机尚未成熟。

据统计,目前中国土壤修复产业产值仅为环保产业产值的1%左右,这一数值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水平,且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相比,中国的土壤污染治理仅积跬步。

张益说,目前中国土壤污染修复试点,主要集中在具备较大商业价值的城市地块,或能找到较明确责任主体的工业污染场地,以及部分可能严重影响食物安全的农村污染耕地。

“2013年实际投放市场的土壤污染修复试点规模仅50亿左右,2014年也只有150亿左右,与市场预期的规模存在很大差距。”他说。

专家指出,中国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从事土壤污染修复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专业的技术设备,该领域是需要多学科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对企业而言,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相对较高。

中国环境科学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谷庆宝表示,建议国家支持研发和运用土壤修复创新技术,同时分别建立“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城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评价体系。

原标题:大地不可厚土载污:“国际土壤年”看中国污染土壤修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场地修复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张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