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健康医疗产业的发展,作为其核心技术的生物传感器产业也随之迎来庞大的市场需求,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将加快产业化应用,抢夺市场先机。”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刘孟德在14日举行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市场蛋糕巨大当日,国内生物传感器领域的专家齐聚济南,围绕临床检验、家庭医疗、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和生化反恐等诸多领域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及相关产业,探讨以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生物传感器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为载体,组建生物传感器工程技术中心,加速推动产业化发展。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建国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从20世纪80年代起,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检验、疾病诊断与治疗、食品分析、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毒物检测及战争生化预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现代分析仪器的前沿科技领域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我国在生物传感器新原理、新方法和新结构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但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进程还比较缓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告诉导报记者,2010年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销售额突破了1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临床检验占44.9%,家庭诊断20.2%,环境监测14.3%,实验室10.7%,工业过程6.6%,生化反恐3.3%。但我国目前生物传感器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超过10%。根据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PMR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未来6年,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将经历快速增长,该市场2014市值为129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22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由于医疗保险普及率的不断扩大、人口基数大以及卫生保健系统的不断升级,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
“当前慢性病及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生物传感器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纳米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推动了生物传感器市场的快速增长。”张先恩表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山东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已经走在了前面。据史建国透露,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意欲借助其工业生物传感器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平台,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生物传感器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体系。据了解,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是我国惟一实现生物传感器产业化应用的科研单位,已先后研制出葡萄糖、还原糖、乳酸等多种生化分析传感器,建立了生物传感器在工业环境下运行的实验方法、操作规程、配套试剂及培训服务体系,产品占国内市场95%以上(其余5%为进口产品),在我国食品发酵、生物医药等科研及产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过程只依赖于物理和化学传感器的落后局面,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国生物工业的过程控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以氨基酸发酵产业为例,全国年产量300多万吨,年总产值超过400亿元;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氨基酸生物反应器的系统优化、葡萄糖流加控制、产物分离提取等过程,可提高产率10%-15%,年增经济效益达40亿元以上。按照整个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应用情况计算,年增经济效益可达100亿元以上。”史建国说。
据史建国透露,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将与中科院及相关企业合作,利用生物传感器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体系,开发新的酶分子元件,增加生物传感器检测指标,实现对多种代谢产物的检测;将生物传感器与物理、化学传感器融合,研发多传感器分析模块,建立工业生物过程的在线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生物传感器与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结合,构建新型的智能化工业生物过程控制与运行模式。
“当前山东工业转型升级的焦点和瓶颈问题是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山东省科学院组建生物传感器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体系是有益的探索。”山东省经信委科技处处长封宗庆当日表示,我省将积极推动此类产学研协同创新。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地方标准《生态环境检测报告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检测报告编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报告编制、编排格式和版面及装订。本文件适用于有资质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检测)活动报告编制。
项目概况:凤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运维服务外包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http://ggzy.chuzhou.gov.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1月27日08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czfycg202501-002项目名称:凤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运维服务外包项目预算金
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智库专家名单公示,共有61人入选。详情如下:关于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智库专家名单的公示为进一步加强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专家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作用,提高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条例》分为七个章节,共45条,分别为总则、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监测数据质量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重点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点位管理、污染源监测管理、监测数据质量保障、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等制度。全文如下: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综合监管的实施方案》,其中规定,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各自职责对在本市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机构进行监管。其中,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对本市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活动的机构进行备案,对备案事项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生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作出部分修改,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为了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在我省的有效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适应我省高质量发展需要,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近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伪造监测数据案。【案情简介】根据执法检查计划,西青区生态环境局对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该单位为天津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服务。经查,该单位提供的验收检测报告显示:采样当日现场采集样
11月25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龙岗分站通过绿色低碳实验室认证,荣获“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四星级绿色低碳实验室”证书,成为生态环境监测行业内首个绿色低碳实验室。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深入研究减污降碳路径,通过首创绿色低碳标准、核算检测项目碳足迹、强化能源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11月27日发布《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规定》,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服务行为,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规定(2024年11月27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职责,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警示、示范、导向作用,现将2024年合肥市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肥东县某建材有限公司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案案情简介:2024年3月21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开展夜间
1月6日,国网江苏电科院正式投用自主研发的变压器典型缺陷模拟真型试验平台。该平台相当于一个集诊断和研究于一体的“变压器缺陷模拟医院”。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对于变压器早期缺陷,传统的外置传感器易受现场干扰,难以捕捉到关键故障信号,且保护机制往往在绝缘击穿后
2024年12月20日,笔者走进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看到由该院承担的“宽温域高精度量子电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项目研发现场,海量数据飞快显示在多个屏幕上,随意抽取一组进行校验对比,结果都是实时、准确的。该项目于2024年4月10日正式立项。这是南方电网首个涉足量子传感器领域的项目,也是继2
近日获悉,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9家单位和高校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灵敏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MEMS)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研究成果在四川电网试点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设备-客户”状态全景感知提供数据支
近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主办的第十三届“北极星杯”光伏影响力品牌颁奖典礼在南京圆满落幕。此次颁奖典礼中,全球电量传感器先导者,52年电量测量解决方案专家——莱姆电子凭借其在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影响力,受到客户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荣膺第十三届“北极星杯”2024年度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链路动态自愈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检测监测中心通过了型式试验与性能检验,达到正式投用标准。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各类物联感知终端大量部署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无线传感网络因低成本、灵活便捷等优势已成为电力
9月24日,广东印发《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粤工信电子函〔2024〕86号),其中指出,推动传感器重点产品发展。顺应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结合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智能网联汽车等应用场景,大力推动新型车用智能传感器自主研发。打造智慧市政应用
8月28-30日,全球电量传感器先导者,52年电量测量解决方案专家——莱姆电子亮相于PCIMAsia2024深圳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本次展会以“电能驱动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220余家电力电子行业品牌、高校及科研机构,展示其新品和创新成果,探索行业未来绿色发展新生态。此次展会,莱姆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一场全面绿色的储能盛会——第三届EESA储能展即将来袭!9月2-4日,莱姆电子将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3H展馆3C40展位带来绿色传感器和高质量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欢迎广大业界人士前来莱姆展台,沟通交流测量和传感技术,以更智慧、更绿色的产品和方案助力行业持续加速升级。
6月13日-6月15日,全球电量传感器先导者,52年电量测量解决方案专家——莱姆电子亮相于2024SNEC光伏盛展。此次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重点聚焦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和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家知名企业相聚一堂,分享绿色能源和光伏行业众多新产品、新技术,
今年3月,全球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光储高压2000V系统技术的面世,不仅叩响了光储系统迈向“2”时代的第一枪,更再度掀起业内对于如何确保高电压光储系统安全稳定性话题的探讨。众所周知,持续降本与提升效率是光伏与储能行业亘古不变的命题。从系统角度而言,随着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大功率逆变器的电
夏日光盈,启航SNEC光伏展六月和风,翠绿如茵一场令人激动的绿色之旅近在眼前!6月13日-15日2024SNEC光伏展即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届时,莱姆将在6.1H-E560展位呈现LZSR、LWSR、HMSR、DCBM等多款应用于新能源行业的绿色传感器和智能表计及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在此,莱姆诚挚欢迎各位新能源业界朋
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催化能力、光电性能和抗菌活性而被广泛制造,并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和制药等多种纳米技术领域。氧化锌是防晒霜、化妆品、医用材料、油漆、涂料和橡胶中使用最广泛的纳米颗粒之一。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大量使用可能会对陆地和水生生物(细菌、藻类、蚯蚓和斑马鱼等)产生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由于污染灌溉以及工业生产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化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解决此问题,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在不断向前发展。微生物通过去甲基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重金属的溶释,实现对重金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环境毒理与生态研究室研究员吴李君课题组在细菌生物传感器对水环境中砷的快速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针对砷这一危害较大的环境污染物,通过定向进化技术构建更加灵敏高效的砷的细菌生物传感器,实现了方便易行、低成本的快速检测。项目组成员利
科学家表示最近从骆驼血液中发现的一种不同寻常的蛋白质使得我们可以制造一种快速的,简单的制造抗体的方法。而这种抗体能被用来生产新一代的生物传感器。这种生物传感器能灵敏的探测环境污染中多种可能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及毒素,生物传感器能对生物威胁做出快速反应。 来自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Ellen R. Goldman和西南生物医学基金会的Andrew Hayhurst将他们的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了12月1日的ACS半月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在文章中,他们指出在某些特殊的动物能产生这些抗体,这
对患心力衰竭和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抽学和诊断化验是很平常的事。尽管,轻微的化学和生理变化足以产生破坏,但指导比较严重的时候才能被检测到。 将来,如果有一种像硬币一样大小的微型设备植入到患者体内来监控和检测异常的话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这可能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是在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Physiologic&nb
由于微细加工和小型化之类的快速科技进步正在使生物传感器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在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的稳步增长将使该市场的全球总销售额增长9.5%,于2009年突破40亿美元。 据KaloramaInformation近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报告《医疗与生物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市场、应用和全球竞争》称,2005年生物传感器营业收入达到29亿美元,而医疗应用占该销售额的最大份额。然而,随着生物防卫和环境领域以及工业控制应用的强劲增长,
来自10月12日NanoBiotech News的消息,美国纳米生物技术公司正在着手研制一种能够预防和治疗禽流感传播的现场检测(on-the-spot)设备。 今年禽流感在亚洲地区大面积暴发,引起了不仅亚洲国家,还包括欧美等国在内的警惕,许多研究机构和医药公司对此密切展开的了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研究探讨。来自美国纽约的著名纳米技术公司Advance Nanotech投入大笔资金研制一种便宜的早期禽流感诊断仪器——纳米生物传感器(n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自组成的胜肽(Peptide,又译缩氨酸)纳米管,做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之用。他们的研究发现,这种纳米微管可提高现有的传感设备灵敏度许多倍。研究人员表示,兼具生物可容性及水溶性的胜肽纳米管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形成,且拥有造价低廉及制造作容易的优点,更重要的是,胜肽纳米管的化学本质只要经生物和化学稍微修饰后,就可应用在传感器上,因此这项研究结果相当吸引人。 这个由Ehud Gazit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石墨电极以双苯丙胺酸(diphenylalanine)纳米管包被后,放置在赤血盐(potassium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