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分析】煤制烯烃对进口替代的影响

2015-07-20 09:46来源:《中国煤化工》杂志作者:陈攀 冯静关键词:煤化工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烯烃作为基础的化工原料,其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化工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我国烯烃产业以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迅速扩张。近年来我国煤制烯烃的发展异常火爆,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现象。在此背景下,煤制烯烃系列产品对进口替代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烯烃及衍生物进口情况

2014年是我国烯烃市场快速变化的一年。乙烯产能较2013年上涨14%,但石脑油裂解新增的只有四川石化一套,更多的乙烯新增产能来自于甲醇制烯烃与煤制烯烃,烯烃原料多元化愈发明显。而丙烯产能的增加量更为明显。丙烯市场除了受到煤制烯烃及甲醇制烯烃投产影响以外,2014年3套丙烷脱氢装置集中投产更是增加了丙烯供应的多样性。丙烯市场逐渐形成油头、煤头与气头的三国时代。丁二烯2014年新增产能为42万吨,增长率也接近14%,但丁二烯价格仍没有达到氧化脱氢装置的成本线。

虽然国内的烯烃产能持续的增长,但“三烯”单体的进口依存度还是在10%左右,丙烯甚至高达14%。乙烯的几大下游除去环氧乙烷可以自给自足以外,其余的产品进口比例非常高。其中聚乙烯的进口依存度高达43%,乙二醇进口依存度更是高达66%,苯乙烯也超过40%。丙烯衍生品的进口依赖度要明显低于乙烯,聚丙烯为27%,环氧丙烷为17%。

在烯烃产业链中,气体、液体、固体产品都有。由于物流成本的差别使得不同的产品会形成自身的市场半径,未来这几种形态的产品进口替代的方式与节奏都会不一样。

(1)气态烯烃的进口替代将十分缓慢

气态烯烃由于运输条件的苛刻性,乙烯丙烯的进口几乎全部从近距离的东北亚与东南亚进口。韩国是我国乙烯丙烯进口最大的来源国,我国乙烯49%进口自韩国,42%的丙烯也进口自韩国;而日本则是我国第二大气态烯烃进口国,乙烯与丙烯进口自日本的比例高达到37%与31%;第三大气态烯烃进口地区则是台湾。而韩国、日本和台湾3者进口乙烯丙烯总比例达到93%。从目前煤制烯烃的下游产品方案来看,很少有企业直接外销乙烯丙烯单体的,所以煤制烯烃对气态烯烃市场的冲击将是十分缓慢的。

(2)液态烯烃衍生品的进口替代将直面中东低成本货竞争

相对于气态烯烃进口国较为单一来说,液态烯烃衍生品的进口国更加丰富,而且产品差别也非常大。我们将主要的液态烯烃衍生品(乙二醇、苯乙烯与环氧丙烷)进行分析,发现3种产品合计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国为沙特,占比接近36%。其次则为韩国台湾等地。而日本的烯烃衍生品进口量仅为5%。各个国家的乙烯下游配套不同则直接影响其出口情况。煤制烯烃在液体化工品的进口替代主要是沿海甲醇制烯烃企业来进行,从现在的成本来看,沿海地区的甲醇制烯烃成本比中东的烯烃液体产品要高,各企业会形成自己的供应半径。

原标题:【市场】煤制烯烃对进口替代的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烯烃查看更多>甲醇制烯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