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七十三期“经济每月谈”于近日召开,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研究员李丽艳表示,我国碳排放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国际社会也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中国如何发展,如何绿色低碳,没有经验可寻。只有自己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路。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体量实在太大了,从宏观层面已经做出了中国如何低碳发展的路线图,从分阶段,我们按照2015-2020、2020-2030,一直到2050,最终都是要逐步实现碳排放从相对的减排达到绝对的减排。
国经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张晓强补充道,我国能源结构里面煤炭的比例太高,占了一次能源消费的将近60%。若把煤炭折成油当量计算,中国在去年消费煤炭相当于油当量19.6亿吨,而美国是相当于4.55亿吨,所以中国的煤炭消费是美国的4.3倍,美国大量的使用天然气、石油和核能,我国最大量的是用煤,这样使得中国现在在不论是客观面对的挑战还是我们自己的认识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同过去强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我们现在重视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政府部门和企业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这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字实录如下:
2015-08-28 16:30:21
李丽艳:
谢谢张主任。非常荣幸今天下午来参加我们这个论坛。我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立法的考虑”。
我本人在发改委工作二十几年,我也非常幸运,我自认为我在发展部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环保主义者。在座的李琳博士,我们都合作了多年。在90年代初的时候,我当时在发改委第一个环境整治处工作的时候,当时曾经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联合国通过外交途径引进来,当时我们说,中国有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听说可持续发展,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国家战略。
我本人从90年代末开始专职做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国际上,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从1990年开始已经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刚才潘老师已经给大家演示了一些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本人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记得当时在环境整治处的处长就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大概是7亿吨标煤左右,我们国家能源消费如果达到10亿吨就会面临环境灾难。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的能源消费已经接近37亿标煤,说实在的,这个环境灾难来了。污染物的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实际是同根同源的。所以,现在在国际上由应对气候变化而引领的新一轮的国际谈判,最关键的一个词是“转型”。转型是到哪?是怎么转型?是向绿色转型。我目前的工作,无论走到哪里,见到绿色,后面一定加上“低碳”,绿色低碳转型。
过去我们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实际上是以2007年国家成立以总理担任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跨部门的一个领导小组,我觉得以2007年为标志,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在发改委成立专职的气候司,也是2008年成立的,目前有5个处。自从成立气候司以来,在中国由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密切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重要的进程,有2007年我们中国发布了首个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个;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中国提出了自己到2020的目标;2011年在“十二五”规划里面首次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专门的章节,我们也制定了专门的温室气体控制的方案;2013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我们发布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案;2014年也就是去年的APEC期间,我们发布了2030的目标,也是我们中国首个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规划。今年国际上也是谈判的大年,今年年底在巴黎的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社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2020以后、2030以前的国际机制安排将达成新的协议。
目前国内大量的工作都是围绕2020、2030这样两个重要的指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相对减排的指标,跟发达国家不一样。我当年参加谈判的时候,美国的人均排放是20吨二氧化碳,欧盟是11吨,当时我们中国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当时世界平均水平是5吨左右,大家想想现在的数据,美国在降了,已经降到16;欧盟从11已经降到7亿吨。我们中国已经上来了。我记得当时做第一个国家评估报告的时候,我们当时预测说,中国2025年会赶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排放国。大家想想看,我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国际社会也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中国如何发展,如何绿色低碳,实际上前无古人,没有经验可寻。只有自己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路。
中国最大的特点是我们的体量实在太大了,目前我们方方面面都在做研究,从宏观层面我们做中国如何低碳发展的路线图,从分阶段,我们按照2015-2020、2020-2030,一直到2050,最终都是要逐步实现碳排放从相对的减排达到绝对的减排。
从区域角度来讲,目前国际上的经验,因为发展意味着能源的消费,能源消费如果以化石燃料为主,跟碳脱钩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化石燃料消费为主,不可能跟碳脱钩。
如何分区域的,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其实在国内确实各地区发展也不一样。我们如何能够把低碳发展的政策落地,也是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行业都要有不同的政策。比如结合今天下午的主题,我们讲绿色低碳城镇,在城市里,按照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到一定程度,工业的排放可能就不是主要的矛盾,回到了建筑和交通。通过我们一些调研,比如在建筑领域,现在日本在做200年寿命的建筑。德国我们去年也做过调研,像德国每一个社区都要做社区气候保护的规划,把这个资金用来资助社区,每个社区都要有一个气候经理人,要跟方方面面的人沟通,改变人的理念,强调公众参与,做气候保护的规划,也做“被动房”的概念,他们现在建的新的建筑,一律不许用额外的能源了,要用天然的东西。2000年我们有一个磋商会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地点是在科罗拉多,一下了飞机,那个机场完全是用太阳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石化、化工、造纸等领域企业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招标,详情如下:项目概况:石化、化工、造纸等领域企业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上海市政府采购网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3月06日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国家税务总局就碳排放权交易、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适用什么增值税税目问题给予答复,明确纳税人发生碳排放权交易、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应按销售“无形资产-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配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适用6%税率。详情如下:问题描述:碳排放权交易、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适用什么
2月1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的通知。要求申报项目为2025年有投资计划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及以上。申报范围包括工业节能和减碳项目。工业节能和减碳项目是指具有显著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有效提升工业企业绿色化管理水平的项目
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的通知。通知提到,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搭建“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即1套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平台大脑,开发“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3个工具,服务政府
碳排放权定价指对温室气体排放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给予明确定价的机制,包括了碳市场定价、碳税及碳信用机制等。相比于碳税“固定税率,放开配额”的做法,碳市场定价“固定配额,放开价格”,可以更明确地形成总量约束和反映碳资产价值。(来源:能源新媒作者:于泽田、王建明、丛威、胡坤、梁中
2月7日,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及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在增值税政策方面的适用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在其发布的“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等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执行口径”(以下简称“执行口径”)中明确,纳税人发生碳排放权交易、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应按销售“无形资产—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配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月11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情况。对于提问“双碳”目标提出后,山东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围绕这方面,山东下一步有何重点安排?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表示,山东经济体量大,结构重,是能源
2月10日,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的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随州分公司运维人员逐一检查光伏逆变器和光伏板,保障光伏发电设备正常运行。近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加快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提出,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需求,重点培育铜产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引导企业和园区加强环保绩效管理,建设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山东共有323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人民币,下同);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中国首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11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省
2月13日,电子行业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分别是数字化转型管理能力体系建设要求、智能工厂评价通则、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评价规范。原文如下:电子行业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数字化转型管理能力体系建设要求》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
2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在广州与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党委副书记张辉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单淑兰出席会谈。钱朝阳代表南方电网公司欢迎张辉一行到访,感谢中国银行一直以来
2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特别是新一代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推动制造业与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人力资源、质量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
2月10日,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的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随州分公司运维人员逐一检查光伏逆变器和光伏板,保障光伏发电设备正常运行。近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加快
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25〕18号)。其中指出,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需求,重点培育铜产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还提到,支持绿色化改造升级。加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提出,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需求,重点培育铜产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引导企业和园区加强环保绩效管理,建设
2月11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及前九批复核工作的通知。本次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的申报推荐工作一体进行,包括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即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2025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即国家级绿色
记者1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国开行发放能源贷款超5000亿元。据介绍,2024年,国开行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加强前
近期,由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温州市洞头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舟山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宁波市鄞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该标准为浙江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全面、细致的规范指导,对推动公共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2024年辽宁省经济运行情况及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召开。会上,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长征表示,2024年辽宁省聚焦绿色化,培育省级绿色制造单位152家、国家级47家,全省绿电交易量在国家电网营业区中排名第2位,大连长兴岛获评工信部无
2月8日,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现予以公告。其中指出,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建设应用工业绿色微电网,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争创环保绩效A级、能效“标杆水平”。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创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
1月11日,外三发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中试示范项目”(以下称“CCUS项目”)经过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全流程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运行期间,系统运行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二氧化碳平均捕集率高于95%,最高捕
1月10日,国内首个万吨级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在阜宁电厂正式启动,标志着气电集团碳捕集核心技术正式进入落地阶段。该项目不仅是气电集团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在“双碳”产业前沿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天然气产业链的C
2025年1月8日,中能新合(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总经理胡洋一行来安徽宿州,就多能互补CO2储能系统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洽谈。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斌主持召开座谈,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会上,中能新合的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多能互补CO2储能在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
1月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基于液冷数据中心的CO2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发-CO2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重新招标招标公告,项目采购1套百千瓦级CO2储能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并完成整套系统装备及辅助设备的制造与组装。储能系统的放电容量不低于100kWx0.5h,储能系统的储电时长不超过1h。要求2
2024年12月30日,国能浙江宁海电厂吸附法碳捕集示范装置一次投料试运成功,经捕集后,产出浓度95%以上的合格二氧化碳产品气,为项目后续优化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图为碳捕集示范项目现场该项目是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的示范验证部分,依托公司6号1055兆瓦超超临界机
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2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
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2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供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上述因子与《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
近日,吉利创新中心与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在二氧化碳捕集、捕集二氧化碳耦合绿氢制取电子甲醇、电子甲醇制取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合作以及其他服务于高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等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用绿色甲醇破解世界能源和双碳难题,吉利创新中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3日印发《上海市纳入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共有403家企业纳入名单管理,其中新增企业纳入门槛,工业企业、交通1(航空运输企业)和危险废物治理企业为年能耗量1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吨以上;交通2(水上运输企业)为年能耗量5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
把握时代大势共促世界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2024年11月15日,秘鲁利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各位工商界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到访利马这座美丽的城市。时隔8年,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倍感亲切。中国和拉美虽远隔万里,但浩瀚的太平洋没有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