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浙江临海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展示:山脉水脉 家园命脉

2015-09-10 09:32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VOCs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山一水三分田”的浙江省临海市,濒东海之滨,居括苍山下。经年流淌的灵江水,养育了这里百万人口;千年台州府源远流长,历史与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临海人智慧、勤奋和富有创造力的秉性。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先后擦亮了临海市这样一张张“名片”:2006年获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获国家卫生城市,2012年获中国宜居城市,还有浙江省的“美丽城市”试点市,进而在2013年吹响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集结号。

临海市开展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创模之持之以恒篇

改革开放推动了临海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面对如何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临海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精心谋划,坚持着环境模范城市创建的方向。

早在2003年,临海市就提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同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三项创建工作。2006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并分别于2009年、2014年通过复审;2008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于2012年通过复审;2009年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并于2013年通过复审。2013年,临海市委、市政府再次全面部署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围绕“千年古城新崛起”的奋斗目标,将创模和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近几年的工作重心来抓,以创模助推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部、省环保厅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创建过程中,临海市主要领导重视,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上有份量,力量上有保证,措施上有力度,做到注重过程、注重特色、注重实效、注重民生等“四个注重”,实现从部门创建向全民创建转变、从阶段性创建向常态化创建转变、从达标创建向为民创建转变等“三个转变”;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城乡环境生态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等“四个化”。

通过创模助推临海产业升级。在重拳治理下,临海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崭新步伐,尤其是医化行业,规上企业由2000年前后的28家增加到51家;全市6家上市企业,医化企业3家,占50%;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医化企业20家,占38%。临海医化园区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是浙江省唯一的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示范园区、生物医药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浙江省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有力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药都”的建设。

创模之基础建设篇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夯实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严格要求,也是改善城乡群众生活环境,为民造福的系统工程。多年来临海市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累计达到近百亿元,特别是2013~2014年共计投入20亿元建设29项环境保护相关工程项目,2015年计划投入11.3亿元,重点推进23个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建设污水处理厂。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两座,形成日处理城市污水9.6万吨的规模,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迁扩建工程。扩建医化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5万吨/日。全面启动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规划在未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的11个建制镇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目前2500吨/日的白水洋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涌泉、杜桥已动工建设,完成了括苍镇污水处理厂选址。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年安排10.1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完成72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明确 “六统四分”的治理思路和方式,2014年已经投入资金2.9亿元,完成18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约4.4万户。同时在终端建设管理上,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采取终端设施采购、运行维护总承包的方式,引进环保公司负责第一期(5年)设备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切实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临海市被评为“2014年度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优胜市县”。

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实现主城区范围内二级污水管网基本全覆盖,建有3座污水提升泵站,污水管网265km,截污率达到90%以上;医化园区自2012年被列入国家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以来,投入3500多万元,全面彻底改建36公里公共雨水、污水管道,改“暗管”为 “明管”,杜绝企业偷排、漏排。

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建成台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为全国31个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之一,年处置规模为3.8万吨,2015年启动处置规模100吨/日的焚烧系统三期项目建设。建成括苍医用垃圾处理中心,年处理医用垃圾3600吨,为台州市仅有的两个医用垃圾处理中心之一。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700吨。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建设,新增污泥深度脱水干燥45吨/日。建成临海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每年可无害化处置病死动物6万头。启动了东部垃圾焚烧工程前期工作。

实施生态环境改造工程。完善城区绿地系统建设,重点推进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绿地等街旁游园绿地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成为第一批“浙江美丽县城”试点市。开展“四边三化”专项行动,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两侧宜林地段绿化率完成100%,绿化里程234.07公里;河道整治完成34.03公里;开展森林村庄创建100个。坚持公交优先理念,划定公交专用车道;引导市民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在台州市率先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和城市绿道建设,投入 7000万元,建成了25公里绿道,投放4000辆公共自行车,设置123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实现市区全覆盖。

原标题:山脉水脉 家园命脉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VOCs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