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看海南海口治水如何对症下药?

2015-09-15 09:10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孙秀英关键词: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海口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海口正利用不同技术开展水体净化试点工作,以消除白沙河盲肠河段黑臭现象,为在面源整治、截污、清淤及补水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净化等新技术进行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海南省一直以良好的自然环境闻名,然而,近段时间以来,临海而居的海口市却面临水环境治理难题。

近日,环境保护部华南督查中心督查组“问诊”海口市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时,针对海口水环境专门指出:海口老城区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滞后,主城区管网破损老化严重,加剧内河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存安全隐患。

海口市市长倪强当场表态,将认真对照督查反馈的内容和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逐条梳理并研究落实。

记者从海口市环保局获悉,加强内河水域环境整治,早就引起海口市委市政府重视。早在今年3月,海口已出台《海口市水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5~201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海口将用3年左右时间,加强水域环境秩序监管,减少中心城区黑臭河渠的数量和区域。目前,海口正在完善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利用生物技术净化水体,保护水源地等方面进行多项工作。

完善管网是污水处理工作基础

多个截流并网工程正在同步实施,至2017年实现中心城区和各镇污水 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60%,将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污水不入管道、直排沟、湖、河是海口地表水污染的直接原因。“海口市主城区管网建设较早,使用至今破损渗漏点位较多。城市污水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偏低等引发的内河污染问题突出,龙华区的电力沟、美兰区的白沙河和鸭尾溪以及美舍河均存在黑臭情况”,环境保护部华南督查中心副主任韩保新近日直言不讳。

《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至2017年实现中心城区和各镇(墟)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60%。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口多个截流并网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同步实施。

近日,记者在新港新外滩污水截流并网工程、电力村30米明沟截污工程现场看到,这两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据工程现场负责人介绍,红城湖雨水排出口段改造工程、海关沟三孔涵截流改造工程、琼州大道和高登路口处美舍河污水干管上下游贯通工程、白沙河鸭尾溪污水截流并网工程、白沙河水体整治(一期)河道明渠工程等已按时完工,开始使用。

据了解,东西湖和大同沟污水管道分流工程、美舍河现状排污口截流工程、龙昆南路污水管道修复工程、板桥溪污水应急截流工程、沙坡水库水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目前正进行前期准备。

海口市环保局数据显示,海口积极实施污水截流并网、中心城区水网动力等工程,已相继完成334个排污口截流并网。

记者从海口市水务局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口市已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8.7万吨/天;敷设污水收集管道628千米,合流排水管道123千米;建设污水提升泵站11座。目前,海口的污水主干管、次干管及支管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可保证城区绝大部分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基本解决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水体的问题。

此外,海口还将逐步实现雨污分流。由于历史原因,海口雨污不分、通排入海,不仅不利于雨水的综合利用和环保,也给污水处理出了大难题。

对此,海口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雨污分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分别来自滨海大道(海港路—疏港泵站)、滨海大道(疏港泵站—龙华路)、长堤路、海甸岛及府城片区5个排水系统,今后将要分系统立项,分别组织、逐步实施雨污分流。

“水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是紧紧围绕‘管理优先、源头治理、功能补齐、谨慎投资’的原则展开,通过强化面源(点源)污染控制、截污、补水、河道整治等综合措施,努力使近年来成为群众投诉热点的水环境得到改善。”他说。

原标题:海口治水对症下药 加强管网建设,治理内河污染, 确保水源地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管网建设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海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