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于重金属的需求量、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以及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重金属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需要寻找新型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其中,利用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适用于大体积、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治理,逐渐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微生物与植物协同作用共同修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大面积土壤/水体,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的绿色修复技术,是当前环境领域和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实例报道还很少,目前,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往往定位于物理化学治理技术的补充技术。
目前,利用活体生物的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其工程应用实例有 (Fomina and Gadd 2014):
▷ 传统活性污泥法
▷ 膜生物反应器
▷ 厌氧消化
▷ 人工芦苇床和/或(人工)湿地
▷ 土壤及水的环境修复
▷ 植物修复
▷ 生物浸出(采矿)
生物吸附技术是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利用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体细胞或其衍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一直受到关注。上世纪4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生物体(如活性污泥)具有吸附放射性核素(如Pu)的特性。生物吸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重金属离子吸附到生物体细胞表面,是重金属离子-生物体细胞相互作用的第一个步骤。
无论在天然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还是废水处理中,都涉及到各种微生物参与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微生物细胞,作为一种广义的颗粒物,在微界面过程进行着各种物理化学甚至生化反应以及迁移转化过程,从而完成环境生物净化功能。
水体颗粒物(包括微生物细胞)的界面过程,微界面形态的赋存形态结构的认识,是环境问题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但是,由于水体颗粒物组成的以及微界面过程的复杂性,人们对此仍缺乏明确而深入的认识。
重金属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生物体细胞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的理解还很有限,限制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重金属离子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特性及机理,对于有效应用生物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以及生物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金属/核素-微生物相互作用 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物质(如重金属、放射性核素、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积累或生物吸附行为,是自然界以及人工构筑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该图显示了生物吸附在重金属-微生物相互作用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人们可以利用活细胞的某些过程开展污染治理、环境修复。
由于生物机制的复杂性,开展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需要从重金属废水治理的共性问题着手,综合利用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学科)知识,探索微观层次上微生物细胞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日前,十堰市政府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环土壤〔2024〕80号),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起草了《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
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但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法律风险频发。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行业高速发展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作者:莫泰京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新能源行业法律风险白皮书——合规挑战与应对策略目录一、行业趋势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环土壤〔2024〕80号),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起草了《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
特邀报告成果分享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对接合作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高
会议形式:特邀报告技术交流成果分享展览展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不断释放,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生物修复技术近几年来由于其具有处理效果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0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应用层强化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能源和环保五大领域的应用,
盛夏午后,阳光不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红旗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个经过启动修复的水体生态修复项目,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几场细雨的滋润,已经宛若生机盎然的“热带丛林”。无独有偶,在芜湖市江东水生态公园,通过以微生物为中心所建的生态稳定塘,水中水草摇曳、藻荇交横。近年来,看似不起
国家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合成生物制造过程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是带动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来源:环球零碳作者:维小尼中国100亿吨的碳总排放量中,发电和供热约占45亿吨,工业排放约占39亿吨,两者占84%,所以,要实现碳中和,关键在于抓住能源替
8月8日,河南印发《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规范发展生物环保产业。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
日前,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JLYT-ZBZX-2022-FW-053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招标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招标项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5月5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打造清洁能源及储能产业特色优势。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切入打造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发挥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和氢能检测优势,积极引进培育氢
2025年11月24-26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将迎来三场国家级环境领域盛会——第三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EMIE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国际(深圳)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博览会(环交会),三展首次同期同地举办,形成“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国际转移”全产业链闭环,为全球生态环境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提升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功能,支持建立多方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探索个人企业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企事业单位,学会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年会定于7月19日至2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年会围绕“引领绿色科技创新助推美丽中国建设”主题,设置主要内容有: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分会场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通知指出,将加快建立健全“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强化预测预警。强化恶意违法行为惩治,严厉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溶洞、裂隙偷排偷放、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借雨排污“零存整取”、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不落实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发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宁环发〔2025〕53号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
7月3日,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在天津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并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倡议》,并签署《第六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联合声明》,为落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共识贡献重要成果。黄润秋指出,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共同未来,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微信公众号6月17日消息显示,张大伟同志已任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公开资料显示,张大伟,男,1978年8月生,汉族,山东荣成人,2005年12月入党,2007年1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研究员。历任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北京
日前,十堰市政府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
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征集2025年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生态环境领域攻关技术方向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集2025年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生态环境领域攻关技术方向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做好2025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有关工作,我厅现向社会征集2025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攻关技术方向。一、有关要求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5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的通知,涉及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详情如下:关于印发2025年《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各部属单位,各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全国性行业组织及有关单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