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几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MEMS、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安防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化设备等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传感器行业作为这些产业发展的基础行业,其未来前景如何?如何推动中国传感器行业的健康发展?日前,由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主办、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物联网感知层产业高峰论坛”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专家与企业家普遍认为,联合创新将是加速推动我国传感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两万种传感器,国内仅能生产三分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家对信息技术产业越来越高的重视。特别是在国家新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更被提高到了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的首要位置。作为该产业的基础,中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将对新一代信息化、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对此,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表示,由于物联网行业的推动,中国传感器行业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国内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在2015年上半年,这一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中国传感器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与全世界生产的超过2万种产品品种相比,国内仅能生产其中的约1/3,整体技术含量也较低,是目前急需改变的一个状态。
预测国内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市场需求,或者说市场是否有强大的驱动力;二是产业基础,即是否拥有与产业相匹配的企业群;三是技术支撑,即是否有新技术的进展或突破支撑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需求方面,国内在汽车制造、智能设备、医疗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的产业规模很多都已接近或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但作为其中含金量最高的传感器的应用比例,却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其中有极大的缺口需要补充。另外,随着国内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一个庞大的新市场也正在逐渐展露出来。
在产业基础方面,目前国内与传感器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已超过1000家,其中部分企业和研究单位均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了较好的产业化基础。但是,从整体上讲,国内目前的传感器生产企业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国际型传感器生产企业出现,缺乏引导型企业,降低了国内传感器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德国传感器技术协会副主席ChristophKleye认为,在各种传统类型传感器发展的基础上,目前传感器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微型化、复合化、数据化等几个方面。其中微加工技术(MEMS)的发展已接近成熟,国际上已开始用于大批量传感器产品的制造,国内也有数十家企业和研究单位在从事微加工技术在传感器制造方面的应用与研究工作。复合化是一个传感器可以包含多个功能,它可能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在一个芯片上构建多个传感模块来实现的,也可能是通过将多个或多种传感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封装而成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组织单位:宁波嘉德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宁波海德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基本信息展览时间:2025年10月28日-10月30日展览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展出面积:预计200,00平方米展商数量:预计600家观众数量:预计20,000人次影响全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家行业合作媒体全面推广、全程报道,尊享品牌会展的影响
在氢能源应用日益广泛的当下,储氢气瓶的放气速率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参数,它对氢能源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以及系统稳定性等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放气速率对储氢气瓶的影响,特嗨对70MPa的储氢气瓶不同的放气速率对气瓶本体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信息与数据的对比—01—样品和试验信息—02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今年136号文发布,或许将让2025年成为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分水岭。新能源的波动性、消纳瓶颈愈加明显,同时一次调频、调峰等两个细则考核加严,势必会推动新能源主动寻求储能的帮助,储能也将因此从新能源的“包袱”变为“增收利器”。但在真正步入市场化之前,储能设备还要面临多重考验。通过近期北京E
2025年4月24日,在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期间,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杨曦发表了“无光不AI,全光网加速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主题演讲。他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能源流、业务流、信息流、碳排流合一,对电力调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电力生产和作业效率。电网公司发布并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安全和经济性是一直伴随和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两大杠杆。在136号文发布之后,储能行业预计将经历愈发残酷的淘汰赛,这两个特性将是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尤其当储能走向数智化转型过程中,该如何带来安全和经济性?4月10日的北京储能展,细思阳光电源《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发现龙头企业已正式
在电力巡检领域,高效、精准与安全是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诉求。大疆全新发布的Matrice4T无人机,热成像、广角中长焦相机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全面升级,为电力巡检带来智能化革命。本文将深入多个电力巡检场景进行实测,解析Matrice4T如何在画质、效率和安全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电力巡检的作业模式。画面细节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国华投资氢能厂站AI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该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根据招标公告,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特别是在氢能厂站这种需要频繁巡检的复杂环境中,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7月9日,河南郑州印发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郑工信联规〔2024〕1号),其中提到,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高能耗高排放设备、具有安全隐患设备,培育一批“超级能效”工厂、“零碳”工厂、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绿色园区。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推进建设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源网荷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6月,成都芯进电子有限公司(下称:芯进电子)对外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中车资本领投,汇川技术、尚颀资本、君桐资本、基石资本、聚合资本、得彼投资跟投。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投入新产品研发和产能储备,助力芯进电子在磁传感器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同时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当前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投入开发。近年来,全球传感器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好转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多。据赛迪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521.1亿美元,同
随着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传感器产业市场快速发展。2016-2018年我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利润均稳定增长,2018年我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1472亿元,同比增长13.23%;行业利润为40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增速较去年回落0.6个百分点。从盈利能力来看,2016-2018年我国传
2019年4月18日-19日,第七届电力行业产品展示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球电量传感器先导者和47年电量测量解决方案专家,莱姆电子当然不会错过这次亮相的机会。此次莱姆电子带来了主推产品“ART罗氏线圈ATO互感器”,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参观了解。图1:“莱姆电子”展位莱姆电子的ART系
每日要闻知晓最新行业资讯,让你不错过每一条重要消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每日要闻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抓好电力体制改革,开放竞争性业务等明确目标。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建议,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助推清洁能源发展,实现能源资
近几年,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开始加大对传感器技术的创新研发力度,逐渐扭转过去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经济发达国家主导全球传感器技术的局面。传感器处于整个物联网系统的最底层,即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与根基。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给传感器产业注入了兴奋剂。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从市场调研情况看,我国物联网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用户对物联网的认知体验依然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但是物联网设备及服务提供商、物联网应用主体对物联网行业发展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01物联网产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大力推进,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作为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生物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进展?全球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新
物联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先联网,再谈增值应用。一、巨头入局,行胜于言英特尔:2014年发布爱迪生(Edison)可穿戴及物联网设备的微型系统级芯片,2015年推出居里(Curie)芯片,集成了低功耗蓝牙通信能和运动传感器;谷歌:提出ProjectIoT物联网计划,2015年发布Brillo物联网底层操作系统,该系统源于Andr
自十三五规划发布以来,智慧城市及物联网计划再次将传感器推上了风口浪尖。据最新报道,日前,河南郑州正着手打造智慧城市,而河南移动更是率先用行动表达了对这一计划的支持一言不合就拿出65亿投资。综合当下局势,不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智慧小区的建设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小编认为,在这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2024年南网数字变电站、数字输电和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以及北斗终端第二批框架招标公告发布,此次招标内容含30个品类、61个标包、总金额10.90亿元、最大标包10675.40万元。据北极星输配电网分析,此次招标需求主要来自广东和超高压公司。广东需求4.03亿元,超高压需求2.06
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数字变电站、数字输电和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以及北斗终端第一批框架招标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G2700022001722327)一、招标条件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数字变电站、数字输电和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以及北斗终端第一批框架招标项目(编号:CG2700022001722327),已由项目审批部门批
2023年南网人工智能公司多物理量集成传感模块采购采购公告(采购编号:CG2100062001619009)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现组织开展2023年南网人工智能公司多物理量集成传感模块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工作,公告符合条件的潜在谈判对象就此项目进行谈判响应。对此项目有意向的潜在谈判对象请按照本公告的要求的时间
南方电网公司2023年数字变电站和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物资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G2700022001608469)一、招标条件南方电网公司2023年数字变电站和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物资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编号:CG2700022001608469),已由项目审批部门批准,项目资金来源已落实,招标人为中国
招标公告-中国南方电网-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 #tabs1.swiper-container{height:500px;overflow:hidden;}#tabs2.swiper-container{height:450px;overflow:hidden;}#tabs3.swiper-slide{float:left!important;}.lmNav{width:100%;height:100px;box-shadow:05px15px0rgba(10,76,181,0.20);text-align:cente
11月14日,金风科技全新一代海上中速永磁平台产品GWH230-9.0MW首台机组在山东昌邑柳疃成功完成吊装。该产品的成功吊装,刷新了目前已吊装机组的全球最大叶轮直径。GWH230-9.0MW是为满足海上风电平价需求,针对中低风速场景的定制化产品。该平台以高可靠性、高收益率、高发电性能为核心,将为我国海上风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建设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安全、智慧、经济、便捷的综合能源服务,并最终建成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一下子如火如荼,那么与电力物联网相关的电力输配系统应
摘要:为满足配电网架空线路巡检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小型无人直升机平台的配网架空线路综合巡检技术。提出无人机综合巡检平台的构建方法,研究确定无人机搭载的可见光、红外、紫外及超声波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等综合巡检模块的配置要求。测试结果表明,无人机巡检系统的适应环境温度为20~45℃,最高
摘要:为了实现对水下观测设备电能供给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远程电力监控方案。设计了电能管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接驳盒节点的硬件结构。系统采用分级控制策略,通过光以太网进行通信,采用电压传感器和电能控制模块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对电能的管理控制。试验表明,
近日,Gartner发布2015年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报告,物联网技术在去年登顶炒作周期后,今年又成为过度炒作最明显的5项技术之一。根据炒作周期曲线,在经历炒作顶峰后由于发展中技术本身的局限和未能达到公众预期等,新兴技术将逐渐走向幻觉破灭期,届时媒体态度骤变,从原先的新技术支持者变成声讨者,有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