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常态下民营钢企节能降本增效的思路探讨随着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已处于“新常态”发展时期,而中国钢铁工业经过“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同样面临“三低一高”的新常态,即生产消费量维持低速增长、钢价总体处于低位徘徊、企业经营低效益,以及环保和资金因素等带来的高压力。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高度密集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成为拉动世界钢铁工业最主要的动力。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高速增长,民营钢铁企业同样发展迅猛。2003年,民营钢铁企业钢产量超过550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20%以上。而到2014年,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已达4.45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50%以上,全国500多家钢铁生产企业中,民营钢铁企业的数量就达400多家。应该说,民营钢铁企业已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半壁江山。
钢铁企业能源成本占生产制造成本的30%~40%,面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新常态”,加快通过节能实现降本增效,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于处于困境中的钢铁企业,特别是占有半壁江山的民营钢铁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民营钢铁企业能源利用的主要特征
从能源供需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钢铁企业会导致能源消耗量和能源利用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产品深加工深度以及不同生产规模等,例如,采用电炉短流程钢铁企业,在能源消耗方面较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不同生产规模钢铁企业通常配套的生产工艺环节会有所不同,导致企业能源消耗量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较大差异,生产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通常配套较为完善的焦化、石灰等工序,同时产品深加工深度也会较高,而企业自发电比例也会相对较高。另外,随着产品加工深度的不断增加,所使用的能源量也会随之增加。
我国民营钢铁企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以中小生产规模企业为主。
尽管民营钢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也出现了江苏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铁,但总体上,仍主要以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据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统计,400多家民营钢铁企业中,100万吨以下生产规模企业数量近200家,占总企业数量的近50%。
二是产品加工深度普遍不高。
按钢材产品的深加工深度来看,绝大部分民营钢铁企业的产品加工深度仅到一次材,只有少部分大型企业,如江苏沙钢,产品加工程度达到二次材或是三四次材。同时,还有少部分企业以生铁、连铸坯为产品的钢铁企业。
三是以高炉—转炉生产流程为绝大部分,且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外购焦炭、石灰方式。
基于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同我国钢铁工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一致,民营钢铁企业中高炉—转炉生产流程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产量占比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部分特钢企业采用兑部分铁水的电炉流程。同时,还包括少部分独立炼铁企业、独立轧材企业及炼钢轧钢企业。
民营钢企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从能源利用角度来说,民营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水平与大多数国有钢铁企业相比仍处于较大劣势,总体表现为敞开口子用能、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民营钢铁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方式相对简单,能源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因此,也更容易加快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在能源利用方面的竞争优势也更易凸显。民营钢铁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领导层面的节能意识水平仍有待提升。
企业领导节能意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一点对于民营钢铁企业尤为重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增强,民营钢铁企业节能降本意识也普遍提高,但总体来看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尽管相当一部分企业虽已将节能降耗列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表现出节能降耗资金投入不足、能源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备、能源管理方法不科学、职工节能培训力度不够等多方面问题。
二是整体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队伍。
与国有企业不同,多数民营钢铁企业本身技术水平欠缺,需从外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但通常只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工艺专业人才,节能环保专业人才仍十分匮乏,因此,企业在能源管理的人才储备包括技术工人的数量和水平方面均明显弱于国有企业。而且,大部分民营企业尚没有设置负责企业能源管理的专门组织机构,企业总体能源管理工作仍较为粗放。
三是对于节能措施的选择实施缺少有效的判断。
先进成熟节能技术措施的有效选择和实施对于企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由于缺少节能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健全的节能管理组织机构,民营企业通常缺少对于节能措施选择的有效判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方面企业对于钢铁企业节能降耗先进做法、先进节能技术的信息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当企业开始寻找节能技术时,面对各式各样的节能技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
四是尚没有形成系统节能的理念。
相比较部分先进国有企业而言,绝大多数民营钢铁企业尚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节能理念,对于节能项目的选择仍停留在盲目跟风阶段,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综合比选,通常只是多个项目的简单叠加,认为数量越多,效果越好,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总体看来,对于能源利用仍缺乏系统优化配置的理念,技术集成度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5年5月20日,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为增进广大电力客户对计量工作的了解,提升公众对电能计量的信任度,5月16日至20日,国网唐山市丰南区供电公司员工走上街头、集市,开展电能计量宣传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向广大电力客户普及智能电表、安全用电、节能降耗等知识,营造公平公正的用电环境。本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四川公司金堂公司#61、#62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人为北京国能龙威发电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396万元。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堂电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61、#62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制造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
2025年5月18日,晶澳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依靠产品力和口碑,以持续领跑的姿态,在光伏产业中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韧性成长之路。当众多同期崛起的行业巨头相继折戟沉沙,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元老级”企业,却始终稳居全球光伏产业“第一排”——这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2025年全国两会上,“绿色低碳”再次成为贯穿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完善碳市场制度”、“推进工业领域绿色转型”、“严控高碳产业扩张”三大政策信号,直指制药工业命脉。制药工业作为能耗强度比钢铁行业高30%的“隐形碳排放大户”,如今正面临政策红线与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夹击。随着“能耗双控转
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对应的新能源项目均可参与本次申报。具体申报要求和配置原则如下:(一)纳入开发方案、已实施灵活性改造,并完成深调认定的煤电
日前,鞍钢股份炼钢总厂1-5#线相关超低排放改造工程(BOT)项目第三方运营服务招标公告。详情如下:鞍钢股份炼钢总厂1-5#线相关超低排放改造工程(BOT)项目第三方运营服务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项目鞍钢股份炼钢总厂1-5#线相关超低排放改造工程(BOT)项目第三方运营服务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
4月30日,正泰新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披露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绿色产品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供应链共建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绩。报告显示,2024年正泰新能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30GW,年均可发绿电约1,69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近日,天合光能再次获得法国权威机构Certisolis颁发的碳足迹认证,产品碳足迹低至300kgeqCO₂/kWc,达到了目前晶硅组件碳足迹的最低水平,全面符合法国能源监管委员会(CRE)对光伏项目组件产品的碳足迹要求。天合光能成为目前行业内屈指可数获得300kgeqCO₂/kWc认证并具备交付能力的组件制造商,再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关于加强上海长宁区虚拟电厂在碳达峰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文件明确,长宁区将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试点工作,一是针对目前上海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柔性调控、精准响应”特点不够突出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近日,南方电网控股上市公司举办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回报,践行央企资本市场“稳定器”担当,南网储能公司、南网能源公司、南网科技公司连续两年获得交易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首次开展中期分红,年度累计公告分红5.13亿元。业绩会上,南网储能、南网能源、南网科技董事长分别介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钢铁行业——南钢股份行业下行周
2月1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的通知。要求申报项目为2025年有投资计划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及以上。申报范围包括工业节能和减碳项目。工业节能和减碳项目是指具有显著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有效提升工业企业绿色化管理水平的项目
为展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成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促进碳污同治,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于2024年9月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日前,首批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项目与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建设项目成功入围。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印发2025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第一批)的通知。其中重点支持方向包括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奖励。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和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改造达标,以及空气重污染应急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升级。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静安区支持节能减排降碳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办法》指出,企事业单位通过技术改造、产能升级、新能源技术应用、管理水平提升等措施达到节能减排降碳目的,或通过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推进循环经济、开
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八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位能耗更是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合同能源管理机制(EMC)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的利
一、案例名称江苏申特钢铁有限公司综合节能改造工程二、案例业主江苏申特钢铁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钢,2009年销售收入达130亿元,该企业年生产用电超过10亿度。三、项目实施单位北京信力筑正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四、案例内容(一)技术原理及适用领域IESM钢铁综合节能技术,其核心理念是钢铁企业节能模式的
随着国内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水平,加强工业、建筑、交运、农业等行业的节能管理的模式日益成为热点。我国也开始建立并完善节能行业产业链,包括节能相关材料、节能设备制造、节能应用和服务。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EMC)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节能服务行业产值从2004年的33.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55.6亿元,复合增速高达58.78%。在所有节能产业服务模式中,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节能服务行业的主导模式。节能服务主要包括: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
随着国内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水平,加强工业、建筑、交运、农业等行业的节能管理的模式日益成为热点。我国也开始建立并完善节能行业产业链,包括节能相关材料、节能设备制造、节能应用和服务。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EMC)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节能服务行业产值从2004年的33.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55.6亿元,复合增速高达58.78%。在所有节能产业服务模式中,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节能服务行业的主导模式。节能服务主要包括: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
由于经济结构等问题,我国一次能源消耗占全球的20%左右,2013年全国单位GDP能耗达到了0.74吨标准煤/万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近2倍。我国“十二五”规划曾提出,2015年全国GDP能耗相对2010年下降16%,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左右。但是2011-201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仅8.88%,要完成规划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则需要平均下降3.98%。节能服务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迅速推广。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水平,加强工业、建筑、交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