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赤道原则”这个词诞生于2002年。彼时,9家国际大型银行在伦敦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提出了这套与环保行业融资有关的自愿性原则。而彼时,“绿色金融”议题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空白。时隔6年之后的2008年,兴业银行成为了中国首家、全球第63家承诺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绿色金融”,通俗地理解,就是金融机构将环保、节能、低碳作为投融资决策的考虑依据,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推动经济社会和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在“美丽中国”的号召下,正致力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中国,绿色金融的风潮已经愈刮愈烈。据悉,由央行牵头编制的有关绿色金融债的指导意见有望于近期正式公布。
那么,未来五年,“绿色金融”将走向何方?
金融“绿色化”已成潮流
毋庸置疑,绿色低碳产业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数据显示,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74%,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占比仅在20%上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不仅利用效率非常低,也是导致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势在必行。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背景下,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正在出现巨大的资金需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测算,2015~2020年中国绿色发展所需要的绿色投资大约是每年2.9万亿元人民币。在全部绿色投资中,扣除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及企业自筹资金后,需依靠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途径来筹措的资金缺口每年大概在2万亿左右。
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巨大的资金缺口,使得“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处于行业转型拐点的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潮流。
目前我们讲“绿色金融”,主要是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三大件”。在这其中,绿色信贷是主导,其他领域的规模还相对较小。在绿色信贷领域,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节能环保项目的数量从2007年的约2700个上升到2013年的1.4万多个。
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银行业在化解产能过剩、发展绿色信贷上成绩显著。截至2014年底,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6.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7%,占其各项贷款的9.33%。据银监会测算,绿色信贷所支持的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1.67亿吨,节水9.3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亿吨,二氧化硫587.65万吨,化学需氧量341.30万吨,氮氧化物160.09万吨,氨氮34.08万吨。
“发展绿色信贷的目的在于,鼓励信贷资源向节能重点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倾斜,帮助企业升级技术,以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配套措施,银监会还将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现在由国家资金作为扶持绿色产业改革的主导者,但资金量远远还未达到市场需求,从模式上来看和国外先进的绿色金融体系也有很大差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未来应该由国家出台相关绿色金融政策支持相关金融产品的推出与创新,这将会撬动更大的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
不能仅停留在“道德层面”
“当前中国环保行业存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担保体系不健全等等一些问题,应该说商业银行和环保企业合作还不够紧密。”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邓英坦言。
的确,客观地讲,虽然目前中国金融机构普遍对发展“绿色金融”颇为热心,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又面临着诸多的障碍。如“绿色金融”业务风险较高而收益偏低、信息沟通机制有待完善、金融机构缺乏专业领域的技术识别能力、相关政策不完善等。
“现有的绿色金融政策,以限制污染性金融政策为主,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行业的激励性措施比较少,应加快建立更多的正向激励机制。目前人民银行正在起草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发行的指导意见,不久将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将研究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的绿色化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说。
据记者了解,过去在绿色金融政策的框架之中,绿色信贷政策推进较快,不过由于中国整体多元化融资手段较少,直接融资比例不高,因此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较慢。此前,浦发银行主承销的10亿元“碳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这也是国内首单与节能减排紧密相关的绿色债券,不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示范效应并在业内大规模复制。
有分析认为,中国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已到了最佳时机。据汇丰集团总经理兼资本融资业务全球主管利子琛预计,国外2015年绿色债券的新发行量会达到10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38元人民币)。“中国有巨大的居民储蓄,但投资机会又十分有限,这将为绿色债券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机会,粗略估计,绿色债券市场启动或将撬动涉及环保领域的千亿市场。”
“希望不远的将来绿色金融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更好地支撑起国家经济转型并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柴麒敏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在前期确权、过程信息披露、后期监管等方面发挥更为主动的作用,并将绿色金融要素融入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新国家战略中去,更要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和金砖银行等以我为主导的国际金融制度安排中体现“绿色化”的设计,消解合作国的顾虑和抵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越秀资本举办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交流内容及具体问答记录显示,2024年末越秀资本管理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4.08GW(控股11.72GW),目前项目运营状况良好,为公司贡献了良好的收益和稳定的现金流,全年实现电费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552%,控股子公司越秀新能源实现净利润6.08亿元,同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会同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开展微风发电落地试点,启动前期测风等研究。推动水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钢铁行业——南钢股份行业下行周
4月3日,越秀资本发布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2.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94亿元,实现净资产收益率(ROE)7.85%,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公司期末总资产2,198.12亿元,归母净资产311.70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326.41亿元、25.41亿元,资产规模与资产质量稳健提升。
3月28日,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成员大会在杭州召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共建的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成立。据了解,服务中心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权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统筹指导、
北极星储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共发布81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7个,地方层面74个。地方政策中,补贴类8个、新能源配储类4个、发展规划类46个、管理规范类7个、电力市场类7个、技术装备类2个。总体来看,由于“136号文”规定不再对新能源项目进行强制配储要求,所以本月新能源配储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上海市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示范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
3月28日,江苏省微电网产业链对接大会暨常州市微电网城市建设推进会召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洪波表示,国网江苏电力将全力支持常州微电网示范城市建设,深化源网荷储新业态发展研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一步丰富微电网商业运营模式,不断拓展新能源和智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3月21日,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为积极应对当前光伏制造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巩固新区工业发展态势,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措施。降低用能成本。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加大绿色低碳优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内容见下:一、灵活选择上网模式一般工商业项目自发自用比例暂不设限,确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需求的大型工商业光伏发电项目,需要全额上网的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按集中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电子身份证”,是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也是实现绿色电力消费的准确溯源、科学认定和精准核算的重要依据。2017年我国正式建立绿证制度以来,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绿证政策体系,通过试行绿证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扩大绿证核发范围,开展绿证绿电交易等举措,不断健全建档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广东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外贸企业积极发展绿色贸易。鼓励外贸企业积极采用绿色设计理念,实施绿色制造技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能源〔2025〕262号)。意见明确,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色电力消费机制更加健全,绿色电力消费核算、认证、标识等制度基本建立,绿证与其他机
电气化是能源结构调整、社会绿色发展及各种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而低压电器则是实现电气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接受中能传媒记者专访,畅谈了他对推动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见解与思考。中能传媒:近年来,伴随着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积极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探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是深入推进水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区域水权交易、取水权交易、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简称《目录》)。《目录》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目标,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重点,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关键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择优遴选收录112项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将为经济
转型金融:缓解能源行业转型风险(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观察”)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副秘书长汤泰南网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理鉴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部长李俊气候变化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人类生存等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通常,气候相关风
为落实自治区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和助企行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要求,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前期谋划储备项目基础上,于1月17日召开全区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推进会,搭建煤电低碳化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简称《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请介绍一下《目录》的编制背景答
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文件指出,要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
2月7日,证监会网站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及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注册便利度。推出更多绿色主题公募基金。鼓励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及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注
3月27日,由金风科技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联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绿色金融蓝皮书:《中国风电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2023)》(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基于国家“双碳”目标背景,聚焦中国风电行业绿色金融发展进程与现状,力求全方位、系统性地展示中国风电行业绿色
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提高金融服务沿海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能级。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湛江市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运用信贷、债券、租赁、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海上风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点领域绿色金融标准基本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运用信贷、债券、租赁、产业基金等方式,
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信用类绿色债券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较2020年翻两番。绿色保险全面深入参与气候和环境风险治理,累积提供风险保障超3000亿元。完善广东碳金融市场功能,逐步将交通运输业、数据中心、陶瓷生产、纺织业等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依托省级供应链金融创新试点,探索与碳排放强度挂钩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支持新一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3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支持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绿色公交、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设施等领域绿色租赁业务。原文如下: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点领域绿色金融标准基本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全省设立绿色专营机构40家,绿色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实现“双碳”目标这场持久战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