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他山之石】石狮建设“海绵城市”有三大主要途径可循

2015-12-08 17:34来源:海峡都市报关键词:海绵城市地下水水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历“城中看海”之苦,才会知道“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好!而后者,正是“海绵城市”建设所要达到的实效之一。虽然是城市建设领域的新热词,但在探路“海绵城市”方面,石狮此前其实也有过动作。而学府路改造方案的出炉,则让“海绵城市”再度映入市民眼帘!这只是个个案,今后城建方面还有哪些细节可以纳入“海绵”概念?交建部门日前邀请泉州师院相关学者前来支招。

“海绵石狮”的新样本:学府路将建下凹式绿化带

石狮下一批“白改黑”道路中,学府路的改造方案尤其值得一提。因为这其中关于绿化带的设计方面,将不再是中间高、两边低,而是改为中间低、两边高的“下凹式”方案。而且,绿化带地下将布设蓄水设施,建设涵水蓄水系统。

“道理很简单,此前我们传统的两边低、中间高,雨水就直接渗流到路上,而水泥路面又没法蓄水,因此造成积水或者雨水直排到下水沟。”日前,应邀前来交建部门开设城建讲堂的泉州师院一行业教授介绍道。而下凹式绿化带加上地下的蓄水设施,就可以较好地将雨水吸收、渗透并存储起来。

雨水经过“收、蓄、渗、排”的过程,通过植物吸收净化,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没有下渗的雨水排入蓄水槽,干旱时可用于植物或景观补水,实现雨水“慢排缓释”,这就是“海绵城市”的宗旨。

之前,石狮的一些动作其实也暗含有“海绵”的概念,比如公园里铺设透水砖等。

建设“海绵城市”有三大主要途径可循

学府路改造方案将建下凹式绿化带并布设蓄水设施,这只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具体个案。整个“海绵城市”如何推广开来,在该教授看来,从面上说,有三大途径可循,即生态系统保护、生态修复及低影响开发。而低影响开发,又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

从石狮被形容为“风头水尾地”,就可知其缺水情况。因此,在实地考察厝上溪等几处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后,该教授认为,以因地制宜为出发点,石狮建设海绵城市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大力促进雨水渗透、进而实现“保湿”。而这些能够充当“海绵”的资源,更多的不是靠建设,而是靠保持。

因此,在实地推开“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自上而下各层面形成共识。“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单个部门(单位)能完成的,需要统筹协调国土、交通城建、城市管理、园林、水务等职能部门,合力开展“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而在对诸如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中,则需要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参与,比如不随意倾倒垃圾堵塞下水道等。

此外,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可资利用的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因此,在低影响开发建设方面,可以利用诸如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来组织排水,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利用得好,雨水并非只是积水的‘包袱’,而是应该变成社会的财富!”该教授坦言。(记者 康清辉 通讯员 王志锵)

名词解释:“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原标题:“海绵城市”的石狮探索——告别“城中看海”需共建城市“海绵体”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地下水查看更多>水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