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3℃~2.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都将农业生产列为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之一。作为农业生产的命脉,水资源尤其是农业用水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农业生产作为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也受到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科学研究更多聚焦于,气候变化对水供求和农业用水影响如何?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多大影响?农业和水利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近日,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华北平原和鄱阳湖地区气候变化下水资源及其适应性研究”项目完成,并于12月7日召开成果研讨会,重点讨论水资源和农业的适应性问题。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而气候变化引发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可利用量、时空分布格局以及需求量的变化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安全的不确定性,这势必会使我国本已非常脆弱的水资源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黄季焜教授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农业需水量缺口加大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需求较大。近年来,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一直维持在60%以上,而我国旱灾普遍发生、河流日益萎缩导致农业用水量进一步紧缺。
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年均受旱面积高达24012.9千公顷,占全年播种面积的15.5%;年均因旱成灾面积达到13926.8千公顷,占全年播种面积的9.0%。同时,在过去20年,流经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省的淮河、海河、黄河的地表径流分别减少15%、41%、15%。
黄季焜团队预测显示,到2030年,北方六大流域(松花江、辽河、淮河、海河、黄河和西北内陆流域)的径流都趋于减少,“所有流域的农业用水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还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南和西南流域”。
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农业用水量严重紧缺,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极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康绍忠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为52%,远远低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水平。
以河南省为例,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是严重的缺水省份,虽然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近10%,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且农业用水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气候变化后,大气降水减少,江河流量下降,干旱期延长,农业灌溉用水增加等,不仅造成多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作物品种、品质和农业的效益。
“在不考虑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情况下,到2030年所有流域的水供需缺口都较明显,而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许多流域水资源缺口。”黄季焜说。
黄季焜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供求状况为例,由于需水总量增加,203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缺口将达到276亿立方米,占需水总量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4%增加到2030年的42%。
适应能力差异大
事实上,气候变化加快,特别是极端气候的出现导致了农业用水缺口进一步加大,对农作物播种面积、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单产、农产品贸易等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2006~2010年,黄河流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1672万公顷,占全国播种面的11%,其中灌溉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从作物平均单产看,黄河流域的水稻、大豆、油料作物和蔬菜的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小麦、玉米、糖类作物、棉花等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黄季焜根据模型预测,在保持总播种面积不变情况下,到2030年,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将减少0.18%,相应雨养面积增加0.18%,作物单产和总产量均降低1.16%。
2010~2012年,黄季焜团队基于全国9个省份大规模村级调研发现,地下水灌溉供给充足的省份之间也有一定差异,尤其是从可靠供水的机井比例来度量,差异性更明显。例如,可以得到可靠供水的机井比例在江西为99%,山东为87%,但云南仅为46%。
“总体上看,74%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可以获得可靠的地下水供给,但区域差异明显。”黄季焜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适应水资源的措施中,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包括新建或维护水库、大坝、水井、地下管道等,非工程措施包括节水技术、农田管理、风险管理等。
“调研发现,正常年份和受灾年份工程措施采用得情况差不多,但非工程措施中的农田管理在受灾年份受农户的关注度较高。”黄季焜表示。
此外,黄季焜研究表明,不同收入的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差异。“贫困农户的适应能力更弱,同样认为干旱严重的农民中,高收入组的农民更倾向于采用工程性措施,低收入农户更倾向于采用抗旱品种。”
然而,不同的措施会有不同的抗旱效果,在粮食减产中也发挥不同的作用。以水稻适应性措施为例,在抵御极端气候风险的成效,即减少单产损失率方面,农田管理为73%,抗旱品种为54%,灌溉频率为47%。
“低收入农户因农作物受损价值占家庭财产的比例高达21%,而高收入农户这一比例仅为2%。”黄季焜说。
向“绿色发展”靠近
针对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黄季焜也提出了政策意见。如建议把贫困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反贫困规划,完善国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能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等。
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看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非常深远。他说,从今年春天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绿色化”概念,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理念高度融入未来五年直至更久的发展规划之中,绿色发展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既需要减少工业里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也希望在农业方面对绿色发展有所贡献,目前‘一控两减三基本’已有绿色发展的含义,而‘控’就是控制农业过度用水。”张红宇表示,水资源本身就是构成绿色发展的重要议题。
“目前,产业政策有很大调整,过去更多支持生产,鼓励生产;现在还考虑让相关产业退出的政策,如休耕与轮作,这与水资源减少高度切合。”张红宇介绍,在河北的邯郸、沧州、衡水、石家庄等地已经有所变化,如少种一亩小麦补偿农户500元。
长期从事农业投资的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处长王兰英认为,课题在研究中应当考虑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比如说在供水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的可耕作作物面积是多少,“研究结果能不能给出一个限制?”
“课题目的是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情况下如何节约水资源,要跟农业发展方向、比较优势联系起来考虑。”张红宇建议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中国人热衷于“种地”这件事,真的藏不住了!这次,中东阿布扎比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其中,中国的光储技术功不可没!阿联酋光储微网绿色农场落地地处“一半沙漠、一半海水”的地理环境,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可用耕地面积占比仅有1.7%,因而新鲜蔬菜运至阿布扎比需要长途跋涉。如今,这一“日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展会时间:2025年10月28日—10月30日展会场馆: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主办单位: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承办单位:海德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宁波嘉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展会介绍生态环境与水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助力加快我国先进环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7月8日,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在南昌拜会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央地合作、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江西省政府副省长张莹,省政府秘书长徐延彬;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徐鹏程参加会谈。叶建春对丁焰章一行来赣商讨合作事宜表示欢迎,对中国电建长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条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组织方式等一系列内容。《通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善水为民,福济蒙东。近日,中国电建参建的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水利工程,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将对推动蒙东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
7月2日,2025青岛国际水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隆重开幕。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水理事会、国际水协会、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商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
6月26日,国网甘肃张掖供电公司建设的“以电折水”水资源智慧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为水务部门加强水资源监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及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统筹管理提供电力数据支撑。张掖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力大数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银川市春灌期间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方案》已经印发,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涉水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证春灌期间农业用水安全,检查范围为银川市所有排放废水的企事业单位,重点是污水处理厂、涉重金属、造纸、生物发酵、医疗机构等直接或间接排放废水的企业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集装箱堆场起火爆炸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立即作出安排部署,并委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率领环境应急人员和专家组已于13日凌晨赶赴事故现场,与天津市环境监测部门会合查勘现场,了解事故发生后环境污染影响情况,并召开会议提出下一步环境应急要求。突发环境事故不
7月1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刘东伟。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李樱,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梅英参加会见。温枢刚对刘东伟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西城区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华能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华能产业布局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近日,三一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接连斩获国内外权威ESG领域重磅荣誉,以亮眼成绩彰显行业领军者的综合实力与责任担当,树立起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01创新驱动发展,唯一上榜铸就行业典范在近日揭晓的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中,三一重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30年,“三北”地区将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和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奏响生态修复与能源转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当蓝色光伏板邂逅绿色治水,会迸发怎样的创新能量?近期,由经开集团下属子公司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三江生态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通过“一地四用”模式(发电#x2B;治污#x2B;节能#x2B;惠民),走出了一条“不增占地、多重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新路。01清洁电力,注入绿色动
近日,由装备集团(合肥院)承建的华夏特钢有限公司国内首条大规模脱硫石膏+电解锰渣制酸生产线二期工程成功投料运行,标志着这一国家级固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实现全线投产。继一期工程于2025年2月下旬顺利投产后,二期工程在一期运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艺,目前两期生产线均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近日,由高泰昊能承建并交付的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旗下浙江交投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长兴、德清、富阳高速公路服务区储能项目圆满完成建设,成功实现全线并网投运!这标志着该项目在能源管理与服务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浙江交通服务区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也为“交储融合”这一创新发展模式提供
中国人热衷于“种地”这件事,真的藏不住了!这次,中东阿布扎比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其中,中国的光储技术功不可没!阿联酋光储微网绿色农场落地地处“一半沙漠、一半海水”的地理环境,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可用耕地面积占比仅有1.7%,因而新鲜蔬菜运至阿布扎比需要长途跋涉。如今,这一“日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