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报道正文

“互联网+”垃圾分类推广 还需迈过多道坎

2015-12-17 10:27来源:福州日报作者:蒋雅琛关键词: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积攒了半年的废旧电池,却找不到回收的地方,最后只能和其他垃圾一起丢掉了。”日前,福州市民王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苦恼。他认为,垃圾分类回收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值得推崇,但小区内并未设置分类垃圾桶,因此居民只得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在全市范围,垃圾分类回收情况如何呢?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部分小区。

部分小区试点“互联网+”垃圾分类

近日,记者在福州小柳社区、杨桥河南社区发现了一些黑色垃圾分类回收箱,打开箱门,发现里面有捆绑好的纸皮、包装好的旧衣物等,纸皮和袋子上面都贴有二维码。

小柳社区居民陈女士表示,平日里她会把整理好的可回收垃圾贴上二维码,然后投入分类箱,每次都会收到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换洗衣粉、牙刷等生活用品。“这样的方式很好,既处理了家里废弃物,又能得到礼品。”陈女士说。

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的桑德回收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前端可回收物品的收集到后端的精拣、加工,能真正实现回收利用。

据介绍,目前桑德回收联盟通过补贴来吸引市民注册,并通过超市赠送食盐等给注册的市民,第一天就有超过700名市民注册,每人都领到专属二维码,他们只需在分类垃圾上贴上二维码即可积攒积分,换取礼品。

在台江区双福花园、仓山区冬馨苑等小区,记者看到设置有旧衣回收箱,居民可以将四季服装、家纺用品、包、鞋、帽等放在里面。记者发现,大部分回收箱内都放有大量旧衣物。

仅20%居民有分类习惯

虽然有了垃圾分类途径,但记者发现,并非所有居民都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杨桥河南社区的一个回收箱旁,记者闻到厨余垃圾的酸臭味。

“虽然注册用户很多,但我们通过后台系统发现,只有约20%的市民持续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其中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桑德回收联盟负责人告诉记者,分类回收箱在社区推广还有不少阻碍,一些市民认为垃圾分类很麻烦不愿意参与,还有一些市民将厨余等各种垃圾投入箱内,造成污染和不便。

记者走访2011年被划定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的双安城发现,垃圾分类工作似乎已停止。小区内的垃圾分类箱已不见踪迹,清一色为普通绿色垃圾箱。

专家:要完善回收体系建设

“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为1.12千克,其中30%是可循环再利用的。”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庆华认为,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减量化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目前福州市垃圾处理的主要障碍是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两个体系的分离。

陈庆华告诉记者,目前福州垃圾分类成果收效甚微,因为现有的环卫清运网络还不能支持垃圾分类,“居民分类好的垃圾,在清运过程中又混在了一起”。

陈庆华表示,现在福州已在积极引进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利用市场和“互联网+分类回收”解决垃圾问题,希望打造垃圾分类的“福州模式”。

原标题:“互联网+”垃圾分类推广 还需迈过多道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厨余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