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报道正文

破解“垃圾围村”的“金华答卷”

2015-12-21 11:02来源:金华新闻网作者:王龙玉关键词:垃圾分类农村垃圾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浙江省金华的一只垃圾桶火了,被网友誉为“中国好垃圾桶”。它不仅上了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头条———《中国老百姓太聪明了,一句话解决垃圾分类的关键难题》,点击量超过1600万,还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得到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的表扬,吸引全国16个省30多个市的6000多名参观者前来学习取经。这一切皆源于金华从去年5月开始推行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金华市从2004年开始对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这一做法曾为农村垃圾找到了出路。但10多年的实践发现,该模式给城市垃圾处理增加了空前压力,去年市区城乡产生的41万吨垃圾让处理能力有限的填埋场和焚烧厂不堪重负,大有“农村垃圾包围城市”之势。

为此,金华市结合 “五水共治”,在农村率先实行垃圾分类,探索从源头上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新途径,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初步形成“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金华模式”。

截至11月,金华市共有145个乡镇、3298个行政村相继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覆盖率达69.8%。垃圾分类运行常态化的镇村垃圾减量可达85%左右,基本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明建设多赢。

接地气的“二次四分法”

垃圾分类处理对许多城市来说都是难题。今年11月初,住建部、中央农办、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全国爱卫办、全国妇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向农村垃圾宣战。从全国范围看,垃圾治理已成为农村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金华却先于全国,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全面打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

城市都解决不了的难题,金华农村是怎么破解的呢?那就是用接地气的分类方法,让农民易懂易行。“我们在试点中,针对农村的生活特色和农民的生活习惯,将垃圾分为可烂、不可烂的,可烂的就地堆肥,不可烂的集中外运。”金东区垃圾分类办副主任王瑞良说,“两分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能不能分得好的问题,很好地推动了分类工作的开展。

今年,在原有“两分法”的基础上,金华市又在金东区开展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即在“会烂”、“不会烂”的基础上,将不会烂的垃圾进一步细分为“能卖”、 “不能卖”两种。能卖的作为可回收利用垃圾,由市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统一收购,不能卖的再统一运到填埋场填埋。“这样的‘二次四分法’简单方便易操作,不仅可以解决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可卖钱的部分还可以增加保洁员的收入,提高其分拣积极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垃圾总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可谓一举三得。”金华市农办负责人表示。

金东区农办对去年8月至今年8月一年的垃圾量进行了测算,发现有70%“会烂”的生活垃圾,留在村里的堆肥房堆肥;10%~15%的“不会烂”生活垃圾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最后只有15%~20%左右的垃圾被运进填埋场或焚烧场。

原标题:破解“垃圾围村”的“金华答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农村垃圾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