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发布 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

2015-12-30 09:2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邢飞龙关键词:荒漠化沙化土地林业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林业局12月29日发布的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第五次监测结果比第四次监测结果呈现出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我国沙尘天气显著减少,2009年~2014年5年间,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9.4次,较上一个监测期减少了20.34%,北京地区平均每年出现两次,较上次监测期减少63%。这些都显示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问题依然严重,如何改善沙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各省荒漠化土地面积

荒漠化程度比例

1 怎样理解“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究竟以自然恢复为主,还是以人工造林为主?这对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条件极为恶劣的荒漠化地区来说,并不容易选择。

“这个不能绝对来讲。”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自然恢复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合适的方式。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区的气候情况很复杂,如果完全靠自然力恢复,我国的沙漠是治不了的。

在张建龙看来,我国大部分荒漠化地区的环境十分恶劣,水资源也十分短缺,“有些沙漠就没有自然恢复的条件”。此外,我国人口众多,沙区人口密度也不小,“我们的沙漠遍地是牛羊”,这就给自然恢复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应该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或者说人工措施辅助来自然恢复沙区植被。虽然现在存在一些因为栽种乔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但以此否定人工措施防沙治沙,这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客观的。”张建龙说,“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一定要坚持,能够自然恢复的就不要进行人工干预,自然恢复不了的一定要人工干预,这样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恢复沙化土地,恢复生产力。”

2 如何落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战略?

据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刚刚完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环境评估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和强烈的地区。这一地区国土面积不到世界的40%,人口却占世界的70%以上。这一地区年境内水资源量只有世界的35.7%,但年水资源开采量占世界的66.5%。“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前,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环境署副执行主任易普拉辛˙塞奥与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就“一带一路”建设问题进行了沟通,也特别关注“一带一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问题。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增加沿线林草植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屏障。”将抓好现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着力建立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国家沙漠公园。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治沙工程,集中治理并改善重点区域生态状况。

“‘一带一路’的发展,生态保护、生态空间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生态恶化了,人的生存空间都没有了,发展从何谈起?”张建龙说,在“一带一路”里面,重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

据介绍,“一带一路”战略在国际上共涉及65个国家,而国内经过的7个省则是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西北5省及内蒙、西藏占我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5%以上。必须加大工程治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国内该治理的要治理好。

原标题:荒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荒漠化查看更多>沙化土地查看更多>林业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