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正文

甘肃马铃薯加工“废水”变“肥水”

2016-02-03 12:24来源:新华网关键词:废水处理工业废水高浓度工艺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缺失,成为多年来影响马铃薯淀粉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过近十年研究,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刚及其团队成功攻克这一难题,开发出经济和环保效益均显著的成套技术。

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要排出大量含有蛋白质的高浓度工艺水,这些工艺水被当作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造成相关地区水域富营养化、鱼虾死亡等污染事故。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刘刚及其研究团队连续多年技术攻关,成功完成了“马铃薯淀粉工艺水提取蛋白高值化利用与废水达标排放技术装备”开发。

据介绍,这套技术装备在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三个马铃薯淀粉企业得到应用,成效显著。

“我们从马铃薯淀粉工艺水中分步提取回收小颗粒淀粉、细纤维和食品级蛋白后,脱蛋白水的主要污染物即化学耗氧量COD降低50%左右。按照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不能直接排放,可以作为消毒杀菌后的液体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刘刚说。

该团队连续4年在定西临洮进行了大水漫灌试验。试验证明,大田没有出现烧苗和农田污染情况,实现了马铃薯淀粉加工工艺水“零排放”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了节水、节肥、改良土壤和农作物增产的目标。2015年底,刘刚及其团队凭借该技术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和回收蛋白高值化利用等工作,该团队为相关设备加工企业和马铃薯淀粉企业直接新增效益1.47亿元,每天避免2700吨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造成污染。(完)

原标题:甘肃科研人员将马铃薯加工“废水”变“肥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废水处理查看更多>工业废水查看更多>高浓度工艺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