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打造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淮南模式”

2016-02-16 14:38来源:中国矿业报作者:柏松关键词:生态修复沉陷区治理安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走进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凰湖,来到潘集区潘东新城,步入谢家集新家园……一个个容纳万人以上的集中安置小区整洁美观,一张张搬入新居的灿烂笑脸清晰可见。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以加快搬迁入住为抓手,以生态修复项目为驱动,深入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让越来越多的沉陷区居民搬迁至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区,让一片片沉陷区得到综合利用。

凝聚合力破除“沉疴”

多年来,煤炭工业一直是淮南的支柱产业,但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截至2015年底,该市采煤沉陷区面积达245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4%;涉及人口3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2%。

沉陷区治理过程中,淮南市委、市政府始终尊重民意,把“民”字放大、使民得实惠,让沉陷区治理成为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惠民项目。

2015年,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对全国采煤沉陷区基础数据的全方位摸排,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单独类别进行立项。该市从国家发改委成功申报了8个项目,总投资达63亿元,并获得建设专项资金补助4.3亿元。此外,世界银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的落地,也为该市沉陷区综合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5年,该市组织市内高校完成“基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视角开展淮南市可持续发展”项目研究,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社会稳定、生态修复等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十二五”期间,该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成立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机构28个;健全了村庄搬迁责任机制、资金项目管理绩效考评机制、工程建设督查巡查机制等;确立了按人口补偿政策,将搬迁工程列入市级民生工程实行“奖补”;实施了沉陷区农民培训就业援助行动,建立了市级采煤沉陷区发展专项资金,使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暨综合治理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以人为本彰显为民情怀

后湖模式、鑫森模式、泉大模式、凤凰湖模式……这些模式的形成,无不体现着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不懈努力和实践,体现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亲民情怀,体现着淮南人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积极探索和智慧。

2015年,为推进沉陷区搬迁安置,淮南市委、市政府细化目标任务。印发了《淮南市2015年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方案》,下达年度搬迁任务,将新开工安置房4200套、搬迁入住居民4800户、12000人工作任务分解到县区乡镇。市政府每月召开一次搬迁安置调度会,通报工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工作进度。截至11月底,全市已搬迁入住居民4327户、10820人,分房入住率达70%。

2015年,该市争取项目资金,矿业权价款市级分成1.3亿元已拨付市级财政;省级留成价款6亿元已和淮矿集团形成共识,共同申报项目用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省第八批“以奖代补”资金1127.4万元,已拨付至相关县区;市级筹措物业费530万元已预拨付到位。

“十二五”期间,该市共投入搬迁安置资金93.2亿元,建成安置点58个,搬迁居民5万户、15万人。形成了凤台县凤凰湖、潘集区潘东新城和谢家集新家园等可容纳万人以上的集中安置区6个,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正能量。

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新路

2015年,该市启动了《淮南市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09~2020)》中期修编工作,结合淮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重点调整2015年至2020年各年度沉陷区居民年度搬迁计划,充实居民搬迁、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治理项目库。

2015年,该市建成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以地图操作、项目查询、统计分析、项目信息管理和运行维护五大功能,实现了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动态监测。淮西湖周边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已进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林业部的项目库。大通区、八公山区政府编制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项目,纳入省“三线三边”整治工作项目库,首批项目资金855万元已拨付市财政。

“十二五”期间,该市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共投入环境修复资金24亿元,实施生态修复项目1万余个,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形成了生态治理同资源枯竭矿井土地盘活相结合的“泉大模式”、生态治理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后湖模式”、生态治理同发展三产相结合的“鑫森模式”等,使60余万居民受益。

“十二五”期间,该市采煤沉陷区信访维稳形势持续向好。除了加强政策引导,理顺搬迁居民思想情绪,更着力解决采煤沉陷区生产、生活、生态问题,沉陷区信访量逐年下降,构建了和谐的沉陷区地矿关系。

根治采煤塌陷区“痼疾”任重而道远。该市还将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制订和完善采煤塌陷区治理法律、法规,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恢复、谁受益”的原则,明确治理主体;建立有效的地矿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政府投资、煤企出资、社会融资、招商引资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解决治理资金短缺难题;坚持在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做到宜农造田,宜林植树,宜渔养殖,不断开创沉陷区治理新模式,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做出贡献。

原标题:打造治理采煤塌陷区的“淮南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沉陷区治理查看更多>安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