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可赞又可惜!一位环境学者眼中的《美人鱼》

2016-02-23 14:12来源:新华网思客作者:李志青关键词:环保问题生态环保美人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内在有关环保题材的影片等文化产品中,甚少能做到《美人鱼》这样的风靡。

看完近期热映的影片《美人鱼》,作为环保问题的专业研究者,对影片的第一感觉是“可赞”,然后是感到“可叹”,最后却深感“可惜”。

首感是“可赞”,必须为《美人鱼》点赞,这不愧是星爷精心掌舵,并在拍摄风格上一以贯之的一部高质量影片,其中的主要原因倒不仅仅是因为影院里的座无虚席,而是在那充满无厘头的笑点之余,整部影片不失人文思考和关怀的精神,影片将本该严肃的环保题材大而化之地融入到一个地产投资+人鱼爱情的喜剧故事中,从头至尾,整部影片看似轻松,其实却充满着有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孰轻孰重”这一国计民生大问题的思索,影片的张力无处不在。就此而言,《美人鱼》这部影片是名不虚传,也确实对得起20多亿票房纪录和数千万观众的信任。

次感是“可叹”,可叹什么呢?可叹的是,将环保题材与影片等文化产品相结合并非《美人鱼》和星爷首创,在全球环境保护的历次高潮中,都可以处处见到文艺作品的身影,而且也曾经在国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几年前曾在美国热映的《阿凡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但反观国内,在有关环保题材的影片等文化产品中,却甚少能做到《美人鱼》这样的风靡,大部分环保题材的影片不是过于小众和文艺,就是太严肃,即便是因为环保之故而获得各种奖项,却也无法撼动“冷酷”的电影市场,从而很快被束之高阁。而一部没有市场影响的环保影片,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自我欣赏和陶醉,却无法产生其本应有的社会环保教育、普及及动员功能。

再感则是“可惜”,怎么会有可惜呢?看完整部影片,就娱乐性而言,影片中的故事及其表现形式的确已经充分照顾到了电影市场的观影需求,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令人感到非常可惜的是,就略显沉重的环保话题而言,影片只是传递了一些隐隐约约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有所偏误的信息,这无疑使得影片有故意引导全社会“消费”环保题材的嫌疑。

譬如,影片将对美人鱼的保护等同于保护地球的所有资源和环境,其实,作为生态系统一分子的美人鱼与其他的资源和环境有着本质区别;又譬如,影片中的资本方用声纳来驱逐海豚和美人鱼,但事实上,即便是声纳这一最新高科技,其实也是无法绕开法律的空子来破坏生态环境的。再者,影片的结局是爱情战胜了金钱,从而保护了美人鱼和环境,这也并非当下环保的症结及出路所在。

如此种种,如果这只是一次环保题材的文化“消费”之旅,那么仅仅作为单纯的观影经历,在短暂而轻轻的心灵触动之余,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的观众其实很难对影片中所涉及的“环保话题”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就如之前的环保影片一般)。

但不妨设想,如果从影片首播开始,我们的影片制作方,或者是广大的环保机构及专业工作者,就能够在几千万观众(加上间接受影响的人数,广义上的观众人数可能还不止这个规模)的观影同时,将影片涉及到的相关环保知识和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分时段、有层次,通俗易懂地传递出来,那观众们想必可以从观影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影片背后所讲述的这个美人鱼版“环保与发展”故事的精髓,并重新理解环保的内涵,以此形成“二次”、乃至“三次”的重复观影效果。

我想,这也许才是全社会通过一部文化产品来“消费”环保题材的正确之道。

原标题:可赞又可惜!一位环境学者眼中的《美人鱼》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问题查看更多>生态环保查看更多>美人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