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前路漫漫 我国VOCs治理路上还有这些难点待解决

2016-02-26 14:07来源: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关键词:VOCsVOCs治理VOCs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尽管全国空气质量整体好转,但臭氧(O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74个城市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同比上升3.4%,与2013年相比上升7.9%,其中长三角、京津冀地区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分别比2013年上升了13.2%和4.5%。

延伸阅读:

VOCs治理 为啥园区是主战场?

我国治理VOCs的路子应该如何走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生成臭氧的重要前体污染物。VOCs与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下发生复杂的非线性反应,导致对流层臭氧的累积,在静稳气象条件下造成城市光化学烟雾,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城市面临的问题。VOCs对PM2.5污染亦有贡献。在重污染天,由VOCs形成的二次气溶胶可能占40%以上。

VOCs排放来自众多行业,包括印刷、石油化工、油品及溶剂储运、家具制造等等。由于原料、工艺的不同,这些行业的VOCs排放特点也大相径庭,如何管控一直是个难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VOCs管控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属国内较早开始研究和控制VOCs的地区,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仍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

治理技术鱼龙混杂

VOCs治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个新命题。而国内的VOCs治理技术市场尚不成熟,如何从纷繁的技术供应商中选择可靠的治理方案,企业经验不足,政府也没有提供技术指导。即便是安装了处理系统,企业往往“重工程效率、轻运营维护”,导致治理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标准、监测方法相对滞后

不少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家和省市都出台了VOCs整治的任务,但对应的标准和监测方法严重滞后,致使一些治理项目无验收依据,一些先行治理的企业不得不因政策标准不断变化而重复建设。国家出台的部分标准和法规性文件中,部分内容忽略了行业特征而将技术规定一刀切。例如,现行政策要求所有行业去除率90%,对于低浓度排气的溶剂行业来说技术上很难达到。

政府管理能力薄弱、部门协调缺失环保部门的管理能力

对VOCs管控也很关键。目前,国内环保部门监管能力薄弱,如监管手段不足、专业队伍缺乏等因素让VOCs管控的效果大打折扣。一些行业的VOCs管控涉及到多部门,如油墨行业标准也受到新闻出版部门管理。但目前在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中未完全明确部委和相关机构职责,使得跨部门协调存在一定难度,影响了VOCs治理方案的推进。

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一百多位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在第11届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研讨会“VOCs排放管理与控制技术”上进行了探讨。据悉,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已经开展了一些试点性的管控尝试。如针对企业缺乏技术支撑的问题,北京市开展了重点行业VOCs污染控制技术的筛选和评估,为VOCs污染企业提供专家指导。

从VOCs治理政策设计角度,亟需将国内和国际先进城市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完善VOCs相关标准、出台配套政策、加强政府监管能力、增进部门间协调,分行业逐步推进VOCs管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