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世界各区域的经济体在向低碳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会以两种方式进行推动。一种是压迫式,通过强制性的碳排放权配额来迫使企业做出战略调整,由此产生碳交易的强制配额市场;另一种是诱导式,通过支持减排项目来鼓励具体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由此产生碳交易的自由减排量市场。
从这两类碳交易市场对实体经济产生的效应看,配额交易更适合减排成本较低、自我调整能力较强、可很快适应减排要求的排放实体,通常这些实体集中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部门;而其他一些适应能力差的行业,更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来推动减排的实施,这些行业如林业、农业等通常排放分散,减排障碍较大,减排动力不足,适合应用减排量交易机制。从这两类市场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看,它们有很强的互补性:前者保证了效率,而后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因此,大多数配额交易系统都会允许使用一定限额的减排量指标。
减排量指标是一个缓冲器,它可以调节由配额供求失衡所带来的价格失灵的风险。这一限额虽然很少,但对配额交易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另外,对于碳交易市场来说,价格过高或过低都是致命的,特别是当配额交易系统自我封闭的时候,市场失灵都极易发生。因此,如果将配额交易系统与其他的减排量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连接起来,能适当地输出风险,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正是由于配额交易偏好于减排效率、减排量交易偏好于减排质量,所以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可有效地提高碳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愿意承担减排责任的经济体,尤其是庞大的经济体来说,这两类交易市场发挥的功能都要利用,并且要尽量促使它们恰当地结合起来,以便在更多方面相互补充。
碳商品是一种虚拟产品,它的制造过程非常特殊,成本无法事先确定,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通过场内交易的方式来定价。但配额市场是基于强制配额产生的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每个配额交易系统都会产生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与本国的减排成本直接相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愿意购买的外部减排指标的最高出价,所以各国的配额价格通常也是不同的。由此,碳减排量的定价便存在着困难。主流的定价方式像CDM一样参考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EUETS)或其他交易平台的二级市场价格,同时结合场外的议价。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场内交易,自动生成价格。但无论怎样,都会带来同样的结果:减排量总是流向价格最高的配额交易系统。
减排量交易本质上是用减排换资金的机制,资金的流向决定了减排量的去向。它的内部没有自我运转的动力,反而具有天然的寄生性,只能附属于某个配额交易系统。配额价格与减排量价格具有联动关系。一般情况下,以下的价格规律是通用的:配额价格>强制减排量价格>自愿减排量价格。如,减排量(CER)一级市场的价格始终低于欧洲二级市场,而CER二级市场价格又始终低于欧洲配额交易单位(EUA)。
如果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建立起了各自的配额交易系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引进来自项目的减排量,那么,这些交易系统之间是否有可能互联,从而形成全球化的碳交易市场?关键在于搞清楚促使全球碳交易市场形成的动因是什么及连接具有不同功能的碳交易市场的方式是什么。据易碳家了解到,对承担着减排责任的国家来说,减排的第一目标仍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将提高碳商品的流动性,并在不同国家间转移减排成本,这将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竞争的焦点。减排成本高的国家将试图通过国际贸易或者金融市场等渠道将减排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而减排成本较低的国家则希望通过出售减排指标而获得碳资金。在这一利益博弈中,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连接方式和定价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各方的经济利益。
配额交易系统之间的连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连接,即政府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建立碳配额跨国流通的渠道;第二种是间接连接,即不同的配额交易系统不直接互联,而是都连接到共同的减排量交易系统上。这两种方式将是未来可能出现的碳交易市场全球化的基本形态。除欧盟的特殊情况外,第一种连接方式短期内还难以在世界其他地区出现。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两国之间充分的信任,并具有相近的减排成本和气候变化政策。如果两国的减排成本显著不同,必然会造成其中一国向另外一国转移减排成本的结果,由此导致的保护主义会给处于发展初期的碳交易市场带来极大的损害。但从长期看,随着低碳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转型的深入,各国减排成本将逐渐趋同,气候变化政策将越来越稳定,这种方式可能会在非欧盟地区逐渐出现。第二种连接方式短期内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
目前在《京都议定书》之下,CDM已被作为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以下简称ETS)连接的市场,而其他履约国家如日本等也在购买核证CER,并且计划在国内建立配额交易系统。对于一个配额交易系统来说,引入项目减排量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还具有稳定交易系统的作用。一个国家在决定需要引入多少外部减排量时,会面临着矛盾:如果引入过多的廉价减排量,那么配额价格将下跌,可能对本国经济转型起不到足够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也只是暂时性的抵消;如果引入过少的减排量,则配额价格上升,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本国经济的负担,带来政治或经济风险。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配额交易系统来说,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连接比例。这一比例与配额和减排量的价格变动密切相关。CDM的定价权实际上由配额价格最高的交易系统来决定,其他国家将不得不参照这个价格来购买CER。
在未来的碳交易市场里,减排成本不同的国家会自然地进行分类,并根据本国的配额价格按照一定比例连接到相应的减排量交易机制,而配额价格波动范围相近的买家会倾向于选择同样的减排量交易机制。同时,各系统的连接比例将逐渐从固定改为浮动,以平抑价格过高的情况。减排量交易机制会出现多样性的局面,并根据不同的减排部门和区域而同时存在,以满足各国配额交易系统的连接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CDM能够直接抵消减排指标,因此具有了更多的价值,各国更有可能通过配额交易系统以外的渠道,如政府采购来获得,而价格仍将参照EUETS。其他减排量交易机制的价格一般会低于CDM,但也有可能将来被联合国承认,作为一定程度上抵消义务的方式,只是目前这还难以实现。
因此,碳交易市场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将是如下的面貌:各国相继建立配额交易系统,并允许引入外部减排量;减排量交易机制将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并逐渐与配额交易系统对接。由于各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尚不成熟,减排成本差异较大,这一阶段将主要是碳商品形成的过程。各国均会采取谨慎的策略,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率先形成,但全球化动力有限。第二个阶段将呈现的特点是:随着减排成本的趋同,一些国家的配额交易系统开始直接对接,不同的减排量交易机制之间也将开始融合。这时不同种类碳商品的竞争力将开始发挥作用,出现互相折算的情况,区域碳交易市场开始互联,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开始真正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日前,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印发了《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30年前,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从城市建设、村镇发展、建筑节能等多方面部署具体工作任务,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提出,到2030年前,佛山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支持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开展节能、节水、减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7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上海积极推动电碳协同。2023年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沪环气候〔2023〕89号),明确通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绿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有序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贵州省虚拟电厂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更加多元,全省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万千瓦以上
需求侧能效管理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反映了更加科学的电力系统管理思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基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需求侧能效管理至关重要。其通过优化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能互补优势,降低综合能源服务成本,充分利用能源数据,提高需求侧能源和设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天津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电网企业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构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开展综合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以及碳交易等多元化能源服务,满足电力用户的差异化能源需求,助力电力用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
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工业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对建设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支持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开展节能、节水、减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城市副中心工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升级转型,支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对符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关于加强上海长宁区虚拟电厂在碳达峰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文件明确,长宁区将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试点工作,一是针对目前上海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柔性调控、精准响应”特点不够突出的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困境与优化路径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封红丽1沈春雷1姜海东1朱婧1袁甜1朱晔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上海置信能源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手段。近年来,我国碳市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3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名单如下:安徽省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详情如下:安徽省2024年度和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公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引文:张峰,姜继双,李超,等.基于GHGP标准体系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J].中国电力,2025,58(4):205-215.编者按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的能源消耗与建材消耗所引起的碳排放是电力基建领域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动输变电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减少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
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工业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对建设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
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增加,其波动特性对电网灵活调节提出更高要求。虚拟电厂凭借聚合分布式资源、快速响应调控的技术优势,成为破解系统调节难题、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创新载体。136号文明确提出“培育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2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会议以“破界聚能#xB7;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引领虚拟电厂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天合富家受邀参会,并荣获“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厂创新示范企业”、“2025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