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土壤修复:寻找细分领域的确定性

2016-04-29 09:10来源:华泰证券关键词:土壤修复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土壤污染严重,潜在市场广阔,集中度低

我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达16.1%,污染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我们测算土壤修复“十三五”内市场空间在1100亿-5900亿之间,2017年至2020年市场产值CAGR可达80%-200%,其中中性情景下市场空间约3400亿,远期完全治理的市场空间巨大,达到7.4万亿元。2015年我国土壤修复新签订单约21.28亿,体量尚小。整个市场参与者渐增,但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

政策分析:重视顶层系统性设计,弥补产业战略地位的先天不足

土壤修复的战略地位先天不足,因此该行业此前的政府投资动力与意愿相对欠缺。同时,政府又不具备独自推动修复进程的财政能力,因此市场短期内尚未完全释放。“土十条”有望从顶层设计推动行业成熟;随相关配套性政策陆续落地,行业有望真正起飞。政府对土壤修复的重视程度增加,根本原因是基于系统性的治理思路,这是与其它治理极大不同的地方。

商业模式分析:关注具备成熟模式的细分领域和PPP“打包”模式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目前唯一成熟的模式是城市污染场地的土地增值。大量其他类型的土壤修复项目的资金来源或者严重依赖政府拨款,或者处于不明确状态。即使是受到广泛呼吁的PPP模式,也需要与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打包,方可保证资金的可持续性。以“土十条”为首的顶层设计成为短期内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潜在动力,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则将成为商业模式可行性提高的长期驱动力。

修复技术分析:期待技术革新,重视团队持续研发能力

土壤修复相关技术并未完全成熟。首先,土壤修复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全,导致行业规范化程度不高。其次,出于修复效果、成本以及环境安全风险的考虑,突破性的技术仍待研发。在投资逻辑上,出于土壤污染的多样性,我们建议投资者重视相关标的技术团队的持续研发与技术革新能力。

原标题:土壤修复:寻找细分领域的确定性 推荐3股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污染场地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