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深度】环评的问题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2016-05-06 09:39来源:点绿科技微信作者:serdovin关键词:环评环评机构环境影响评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评”从去年开始的“红顶中介”脱钩开始一直备受关注,而日前的“常外毒地”事件又将“环评”推到了公众关注的风口浪尖。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李唯认为,“环评领域游击队特别多,存在借证偷证的违法现象,就是因为环评是暴力行业,很多没有资质的人都想要进来,关键就是里面有利益关系。”

在5月5日的中国环博会上,李唯介绍了她眼中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环评”最先开始的是“区域限批”,2007年1月10日,原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动用了“区域限批”政策,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对4各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实行停批、限批;2009年6月11日,环保部又发出“限批令”;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本地区的产业规划环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还都以法律的形式将“区域限批”明确下来。

早年的“环评”主要是环境质量评价,直到1978年,江西永平铜矿开展的我国第一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评”,至此,我国“环评”也走过了30多个年头。李唯曾在2000年写过一本《中国的环评制度改革的建议》,她认为目前我国环评市场中市场找项目的问题非常突出,而环评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造假。

李唯指出,“环评委托就是甲方、需求单位委托,但这个委托是有条件的委托,委托的过程就是包过,那做环评是为了保过那环评还有意义吗?国家执行环评执行了30多年,强制执行执行了20多年,现在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李唯认为,“环评按实际做达不到目的,所以就会数据造假,甚至甲级单位也存在数据造假的现象,整个环评的问题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李唯因此建议国家建立一个支付平台,从而于第三方的立场起到监管的作用。李唯认为第三方技术评估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她特别强调这里提到的“第三方评估”并不是现在意义的评估中心,并不是现在的“第二政府”。她认为要真正做到第三方技术评估就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社分开和管评分离。目前,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能分散、交叉问题较为突出,难以形成严格监管的强大合力。

具体到环评工作上,当前存在边界模糊、承载过多、效率不高等问题,但就管理层面来看,环评前置环节和要件过于庞杂,几乎涵盖或涉及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大部分内容,环评承担了许多不应当也不必要承担的责任。

对于我国环评机构的监管水平提高方面,李唯则认为我国对环评机构违法的处罚力度加强,但作为环评机构本身而言,在行业内部也应该形成一种自觉按照环评技术的导则、遵守职业到的来做高质量环评工作的认知。

从这一点就看出了环境监理的重要性,不然即使环评工作做的很严格,但不合格的项目最后还是会被验收,而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顶层设计,环评师没有起到真正的预防作用,当然,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是逐步走向规范的过程中。

原标题:点绿带你看环博——环评的问题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评查看更多>环评机构查看更多>环境影响评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