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企业正文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光大国际打造垃圾焚烧“中国智造”

2016-07-12 09:33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童克难关键词:垃圾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光大国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只能依赖国外技术和装备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再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成果设备,作为国内环保行业领军企业的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国际)历时近三十年的艰辛探索、刻苦攻关和辛勤耕耘,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焚烧发电整体技术体系。一系列代表着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核心技术的领先产品,在牢牢占据国内行业制高点的同时,也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智造”走出国门

“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我们相信与光大合作,项目会很成功,风险会低很多,期待双方今后的项目合作从河内走向整个越南。”2016年1月,在全方位参观考察光大国际旗下的博罗能源、常州能源和技术装备公司后,越南的客户代表这样说。

目前,光大国际与越南方面在河内日处理量为2000吨的垃圾发电项目已经签订协议,其烟气、焚烧炉和渗滤液装置均采用光大国际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同时,光大国际在越南的另一个日处理量为400吨的垃圾焚烧项目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近年来,蒙古、以色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等多国客户先后考察了光大国际的项目,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除了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光大国际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要请欧洲的企业来向你们学习。”2015年5月,瑞典驻上海总领事在参观了光大国际南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2014年,光大国际自主研发生产的多级液压机械式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系列(包括300吨/日、350吨/日、400吨/日、500吨/日及750吨/日 5个不同吨位型号)的产品获得了欧盟CE认证证书,标志着光大国际所有焚烧炉产品都已具备安全性要求的资质和出口欧盟各国的资格。同时,在英国德比郡的 Sinfin Lane,光大国际也开始为规模为8MWE的垃圾气化发电厂提供烟气处理系统设备。

质量好价格低,是光大国际进军海外市场的制胜法宝。以苏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口500t/d和自主研发500t/d炉排性能对比试验为例,光大国际自主研发的炉排各项运行性能指标明显优于进口设备,其中吨垃圾发电量达450.6kwh/t(进口设备421.19 kwh/t)、热灼减率1.94%(进口设备大于3%)、耗电量57.34 kwh/t(进口设备75.95 kwh/t)。在价格方面,光大国际的焚烧炉只有国外同类进口设备的一半。

“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活饮食习惯、垃圾特性以及气候的分析研究,光大国际因地制宜地进行个性化设计,使产品更加适应海外市场需求。包括垃圾焚烧炉排的技术工艺参数设定、烟气净化和渗滤液处理工艺选择等。”光大国际行政总裁陈小平说。

在2016年5月召开的联合国“以人为本”PPP模式标准制定初稿研讨会上,光大国际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的研发和运营经验得到了多方认可。大会认为,光大国际的经验是发展中国家典型范例,值得推广。联合国PPP中心主任Geoffrey Hamilton希望,可以由光大国际牵头组织国际专家团队,制定垃圾焚烧的国际PPP标准和其他事宜。

“对于发展垃圾焚烧技术比较晚的国家,光大国际不仅输出技术和装备,同时也在帮助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提高技术能力和运营水平。”陈小平表示。

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装备

进军海外市场并逐渐得到国际认可,回首这一发展历程,光大国际的成功并非偶然。“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装备”,这是光大国际踏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领域后就立下的决心。

“当时国内的项目要么使用硫化床焚烧设备,工艺落后,耗能高污染重,要么就是高价进口机械炉排,运行成本比较高。”陈小平还记得2003年公司转型环保产业时的情形。

当时留给光大国际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依赖国外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进口设备。“但是国内外垃圾的含水量等成分不同,进口设备的效果并不理想。”陈小平说。

伴随着第一个项目运营中进口炉排暴露出的大量问题,以及运营人员对技术工艺流程、装备结构性能的逐渐熟稔,在光大国际,有一种声音开始逐渐变得清晰和有力:“一定要打造更适合中国国情、更低污染物排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焚烧技术和装备。”

原标题: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光大国际打造垃圾焚烧“中国智造”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光大国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