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前些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煤层气,也就是俗称的瓦斯,殊不知,“煤”家还有一位嫡系的兄弟,叫做煤制气,全名为“煤制天然气”。
那么,什么是煤制气?煤制气和煤层气这对兄弟,又是哪一位更有钱途呢?
备受争议的煤制气
煤制气,通常指采用已开采原煤,经过气化工艺来制造合成天然气。在实践中,业界往往把煤地下气化(亦称为地下采煤)也作为煤制天然气的一种。全世界已投产的工业级煤制天然气装置较少,而中国的煤制天然气在规划产能层面规模列世界之最。
煤制天然气项目的规模化生产,既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的新途径,优化了煤炭深加工产业结构,又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符合国内外煤炭加工利用的发展方向,对于缓解国内天然气短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大唐发电内蒙古赤峰克旗煤制气项目。
以内蒙为例,目前煤制气的工厂企业已有几十家。但用煤去制作气,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同时煤制气生产过程中又要耗费大量的水。煤制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对煤制气技术的成熟性以及环保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痛并快乐的煤层气
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将达到35.5亿吨标准煤,在矿产需求这方面,天然气的需求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这将给作为补充替代的煤层气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根据预测,我国煤层气的产量到2030年将超过300多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抽采140多亿立方米,地上抽采是200亿立方米。
目前我国天然气的价格在1.6元/立方米左右,其中包含生产综合成本。而煤制气是2元/立方米左右,主要是设备成本太高,如果能通过技术改进设备,把成本降下来,煤制气将会对煤层气构成成本上的竞争力,煤层气的前景就会不太妙。
因此,煤层气大发展要加强勘探,生产要交给市场,就算有政策补贴,并且提到每立方0.3元,也不可能一直持续到2030年、2040年。以页岩气为例,补贴到2020年就会取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煤层气的前景将不容乐观。
清洁能源发展之光
当下,煤炭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煤制气,但是现在煤制气也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成本和价格。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现有条件下,煤炭仍将长期占据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关注。因而,清洁用煤,正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其中煤制气,正是出路之一。但它的前景究竟如何呢?如果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有能力把油价拉到每桶60美元以上,煤制气从成本角度来说就没问题了。有人测算过,目前煤制气设备投资一吨成本为14000元,如果能降至10000元,就意味着综合成本相当于每桶油降10美元,靠科技进步设备投资将来实现成本的下降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次,是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煤制气工厂大多计划建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部地区。因此,国家要求煤制气有序发展,而非大力发展。例如,虽然要求高压废水实现零排放,但由于分离高压废水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零排放很难做到。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区块规划,规模上做大,专门有处理高压废水的项目,一旦专门处理它的量大了,将其中的成份分离,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和经济上就可接受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发布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开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公告显示,金开新能出资20亿元人民币,100%持股。金开新能称本次设立全资子公司是公司践行“绿电+”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基于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终端形
煤炭兜底、多能互补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天然气产业为落脚点,分析了多能互补的基本形式和实现条件,认为要提高极端情况下天然气行业的多能源转化能力,就需要提高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间热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分布式/分散式利用重点领
于1966年出生的邹磊,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又迎来了一次重要变动:从大唐集团调往有着五大发电“新大哥”之称的国家能源集团担任“一把手”。为什么是“又”?类似的调动在邹磊身上已经上演了3次之多。2016年5月,时任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邹磊调往东方电气集团任董事长、党组书记,这年,邹磊50岁。
2024年,内蒙古能源领域在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电力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煤制气产能等10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基础上,再新增5个全国第一,即煤炭产量、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绿电交易规模、煤制气产量、绿氢产能。2024年,全区能源经济延续
2025年1月21日,北极星氢能网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内蒙古能源领域在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电力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煤制气产能等10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基础上,再新增5个全国第一,即煤炭产量、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绿电交易规模、煤
按语:《能源情报》如期而至,本期主要是总结分析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投资、供应情况,并结合形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当下,以总结2024年、谋划2025年为主题的年度总结及工作会议正如火如荼,以期本篇有些许参考价值。本文节选自最新《能源情报》,主要是分析2024年1-11月份的有关数据。本月还将重磅推出
中国新型煤化工国际研讨会(CNCCIC)自2015年首届在北京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九届,2016-第二届-山东青岛,2017-第三届-浙江杭州,2018-第四届-河南洛阳,2019-第五届-陕西榆林,2020-第六届-浙江杭州,2021-第七届-山东曲阜,2023-第八届-新疆乌鲁木齐,2024-第九届-新疆乌鲁木齐,参会人次突破6000+
12月19日至22日,经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受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行业专家,对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开展了性能考核评定。中国大唐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抗牢能源保供责任,坚持“为国示范”,建成投产了国内首例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
临近年末,安徽省能源集团围绕全面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锚定全年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能源保供能力,为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做好充分准备。多措并举,提升能源保供能力安徽省能源集团坚决扛起能源保供责任,全力以赴保证能源可靠稳定供应。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
近日,《湖北省玻璃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2026年底前,全省8家平板玻璃企业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工作;2028年底前,光伏压延玻璃、日用玻璃等企业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工作。全文如下:鄂环发〔2024〕12号湖北省玻璃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内蒙古九月的蒙古高原秋高云淡。成捆的草垛子星罗棋布散落在大草原上,这是秋末牧民们的冬储战果。同样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大唐人以勇毅与担当,推动“长期停滞状态”的胜利东二号煤矿复工复产,为能源保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蓄力耕耘。煤炭产业扩能增效保供应2021年,中国大唐吹响“二次创业”的奋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能建氢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氢能人发挥我们的特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快速转型、技术迭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氢能的工程应用方面,可以说我们的经验领先全球。”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建成试运行、国内首个百千瓦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油气管网设施开放行为,根据能源法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形成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发布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开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并取得营业执照的公告,公告显示,金开新能出资20亿元人民币,100%持股。金开新能称本次设立全资子公司是公司践行“绿电+”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基于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终端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辽宁省政府召开“振兴新突破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会上介绍了2025年的能源工作任务。其中提到,2024年,辽宁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扛牢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锚定清
近期,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发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北极星整理环保项目如下:延安创
近年来,自治区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新能源为方向,深入推进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为全国能源资源保障作出新疆贡献。3月13日,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下,国家能源集团准东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
绿电和绿色燃料结合已成为大势所趋。风光氢氨醇一体化,能否为制约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找到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呢?(来源:能源新媒作者:孙一凡)南美洲地区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是新能源开发者心中的“风水宝地”——这一地区风力充沛,风能利用系数超过50%,年均可提供多达6000小时的满负荷绿电发电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通知,方案指出,要坚持全面、协同、创新、安全转型,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美丽湖南建设成效明显。到2030年,全省能源、
2025年伊始,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以一组骄人的能源保供数据叩响新春——2024年全年发电量达到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1%,创下湖北能源成立20年来的历史新高。其中,省内发电量在湖北省统调电厂中的比重提升至20%。20年如一日,这是湖北能源奋力保障湖北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缩影。做强做优做大主责
煤炭兜底、多能互补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天然气产业为落脚点,分析了多能互补的基本形式和实现条件,认为要提高极端情况下天然气行业的多能源转化能力,就需要提高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间热网、电网、气网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分布式/分散式利用重点领
2月2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到大唐辽宁分公司及所属沈东热电公司、新能源集控中心,中新能化公司所属阜新煤制天然气公司调研,看望慰问干部职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建伟、王海腾参加调研座谈并就分管工作提出要求。在辽宁分公司调研座谈会上,吕军认真听取了辽宁分
3月25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以下简称:榆林化学二期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项目评审会审批,成功获批信用融资150亿元,这是该项目首次获批的百亿元融资,标志着项目融资取得关键性突破。作为2024年陕西省首批开工的四个千亿级
3月23日,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并制造的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全球首台3000吨/天水煤浆气化废锅设备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煤气化装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据了解,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不仅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煤化工行业碳评价试点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化工领域半废锅流程煤
3月23日,全球首台3000吨/天水煤浆气化废锅设备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锅”)成功发运。这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煤气化装备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上锅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中煤陕西公司、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和上锅相关负责人出席发运仪式。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
近期,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发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北极星整理环保项目如下:延安创
近年来,自治区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新能源为方向,深入推进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为全国能源资源保障作出新疆贡献。3月13日,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下,国家能源集团准东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
3月18日,集贤县举行“聚势赋能共赢未来”——2025年招商项目“开门红”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额155.61亿元的16个优质项目落户集贤,吹响集贤高质量发展“冲锋号”。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了新能源、煤炭开采、化工、旅游、农业等多个领域,包括500MW新能源自消纳项目、300MW风电项目、派瑞氢能电解槽装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山西省长治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长治市能源生产消费情况分析。其中显示新型电力系统逐步建立,目前,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复,“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已完成项目备案等工作,潞城区仁和、屯留区鼎轮储能项目已并网投运,集中式风光开发利用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3月11日,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高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6.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完成肇庆市下达的目标,为全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全文如下:肇庆市高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日,六盘水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因地制宜推动工业园区谋划建设“增量配电网+智能微电网”项目,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等成本。鼓励园区积极使用分布式光伏、小型风力发电
2月28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名单,详情如下:2025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名单续建项目(一)农业水利项目玉门市疏勒河引水工程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会宁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白银市国家文冠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及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天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产业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国家能源集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加快建设具有国家能源集团特色的“火电+”综合能源,推动煤电企业高质量发展。下面让我们共同了解国家能源集团“火电+”综合能源的技术路线和典型案例!厂区内的综合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