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湖北襄阳:“六大链条”有效治理农村垃圾

2016-08-01 14:5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农村垃圾垃圾处理襄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省级以上命名的美丽乡村1个、特色民居村庄2个、宜居村庄94个,垃圾治理经验在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近年来,襄阳市城建委围绕县域农村生活垃圾城乡统筹治理工作,探索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六大链条”,有力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上下联动,夯实市县一盘棋的责任链条。襄阳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城乡垃圾处理领导小组,出台了《襄阳市城乡垃圾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制定了四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78个乡镇、2432个村实现了村级垃圾清运全覆盖,县域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

统筹协调,形成多方投入的资金链条。近两年来,市级和各地财政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垃圾处理,全市垃圾治理经费总投入近2亿元。各地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谷城县庙滩镇、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采用PPP运作模式,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保洁服务资金瓶颈问题,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创新办法,打造收、运、处无缝衔接的流程链条。各县(市、区)迅速推进县域生活垃圾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因地制宜选择垃圾清运、集中处理方式,综合布局垃圾处理设施。目前,大部分县(市)已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段式流程链条。

硬件先行,构建县、镇、村一体化的设备链条。全市共建设了50座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目前投入运转34座,覆盖了近一半的乡镇,剩余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可在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各地还添置压缩式(勾臂式)中转车、人力车等,修建1.5万个垃圾池,购置各类垃圾桶12万个。

强化管理,积极完善全覆盖的机制链条。以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实行由政府监管、PPP公司运营“管干分离”、“一竿子到底”的管理模式。

奖惩并重,筑牢绩效挂钩的考核链条。通过建立考核倒逼机制,市、县、镇、村已建立定期督察制度,全市每季度开展一次综合考评,年底硬账硬结,确保垃圾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襄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