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祛除重金属沉疴 湖南株洲刮骨疗毒解湘江之痛

2016-08-11 13:46来源:华声在线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湘江之痛,痛在重金属污染;湘江之治,重点也在重金属污染。

“一号重点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关停污染企业、治理历史遗留污染,刮骨疗毒,大力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

至目前,全市已关停淘汰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30家,大湖、霞湾港、清水塘地区历史遗留涉重金属废渣治理工程次第实施,株洲环境治理的“重包袱”开始减负。

今年,清水塘老工业区清水湖片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复绿综合开发项目提上日程,一系列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继续实施。

治污染、祛沉疴,株洲忍痛前行。

洁土壤、净废水、美环境

清水湖片区将开启“重生之门”

继大湖、霞湾港及历史遗留涉重金属废渣治理工程之后,清水塘老工业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复绿工作又将有“大动作”。

8月10日,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清水湖片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复绿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社会公示。

根据《报告书》,我市将在2018年年底之前,通过对土壤、水体的全方位治理,恢复片区自然生态,以清水湖湿地公园、污染搬迁企业高科技总部经济园、避险安置小区等项目为依托,为清水塘疏港大道以西、湘湾路以北、湘芸路以东、铜霞路以南这块饱受污染之害的区域,开启“重生之门”。

挖地三尺 清洁土壤8.7万余立方米

清水湖片区的污染来源为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企业的三废排放。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径流等综合作用,对清水湖片区的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铅、镉、砷等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恢复区域生态,首先就要对土壤进行治理。”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检测分析,清水湖片区内需要治理修复的土壤,共有87504立方米。

“项目正式实施前,我们会根据检测分析结果,划定治理区域,并根据治理要求,挖取出受污染的土壤,异位转场治理。”市循环集团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污染物超标程度,土壤的挖取深度不一,但平均都在60厘米深左右,个别污染严重区域,甚至要挖80厘米。

“用挖地三尺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循环集团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挖取出来的土壤,将转移至稳定固化中心处置,无害化处理完成之后,这些土壤将变成环保大道、疏港大道的路基材料。

抽干排净 净化污水3.56万立方米

《报告书》显示,清水湖片区3口水塘中3.56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水体,也需得到妥善处置。

“水全部抽取出来,通过环保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之后,排入霞湾港。”循环集团上述负责人介绍,3口受污染水塘中,实际存水2.5万立方米,水塘底泥脱水处理后,有污水近1万立方米,这些污水进移动污水处理站处理之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可直排霞湾港。

经环保测算,治理区域内水塘及渠道中,有底泥16580立方米,脱水之后,仍有5803立方米。

“这些底泥中含有大量铅、镉、铜等重金属物质,危害程度不低于水塘里的污水。”市环保局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环评要求,这些含重金属污染物的底泥,脱水之后,也要送往稳定固化中心处置。

生态复绿 建起湿地公园

在清水湖片区实施生态复绿工程,固本培元,让区域重焕生机。

《报告书》显示,清水湖生态复绿工程,包括建设清水湖生态湿地、恢复表层植被,建设生态雨水收集系统、生态水系和生态护岸等内容。建设范围北起疏港大道,南至湘湾路,水域面积134000平方米,其中人工湿地占地10000平方米。

循环集团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清水湖的主要补水水源为湘江,水质要求维持在地表水Ⅲ类。

原标题:祛除重金属沉疴,株洲刮骨疗毒解湘江之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土壤治理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