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聚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一个都不能少!

2016-09-12 13:38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作者:岳长锁 王丽丽关键词: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国家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提到一个新高度,未来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

加强源头控制与治理

污染减排是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根据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印染、氮肥、制糖等行业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要进行改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项目要取缔;城市建成区内污染严重企业要实施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

“十三五”期间,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土壤环境治理方面我国将深入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确保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25%;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完成重要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基本消除Ⅴ类水体,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完成100个农用地和100个建设用地污染治理试点,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

垃圾处理与生态修复两手抓

目前,我国垃圾产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由于处理能力不足,垃圾与城市的矛盾还在加剧,《纲要》将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收运系统,提高垃圾焚烧处理率,有望缓解部分城市“垃圾围城”困境。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持续恶化,水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迫在眉睫。对此,《纲要》明确“十三五”期间,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

2015年末,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蓄积151亿立方米,但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目前我国土地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三大生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正在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在日益加强。

《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强化三江源等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加大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生态走廊、三峡库区等区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支持甘肃生态安全屏障综合示范区建设。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制度

为更好地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纲要》强调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强化排污者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建立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机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推行全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和城乡协同治理模式;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

目前,国家正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本次《纲要》将宏观政策与重点工程相结合,明确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更具有现实的操作性。

原标题:【热点聚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一个都不能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环境治理查看更多>生态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