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海绵城市——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灰色基础设施经典案例

2016-09-27 10:44来源:水视界微信关键词: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灰色”城市雨洪基础设施面临各种挑战,结合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多个尺度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基础措施与传统的灰色雨洪基础设施相结合的重要与必要性。

1、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

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被越来越多的提及。

灰色基础设施(Grey Infrastructure)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市政基础设施,以单一功能的市政工程为主导,由道路、桥梁、铁路、管道以及其它确保工业化经济正常运作所必须的公共设施所组成的网络,具体到排水排污方面,其基本功能是实现污染物的排放、转移和治理,但并不能解决污染的根本问题,建设成本高。

绿色基础设施(GI:Green Infrastructure)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个概念,由河流、林地、绿色通道、公园、保护区,农场、牧场和森林以及维系天然物种、保持自然的生态过程、维护空气和水资源并对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所贡献的荒野及其他开放空间组成的互通网络。具体到排水治污方面,绿色基础设施是通过新的建设模式探索,催生和协调各种自然生态过程,充分发挥自然界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最终为城市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2、绿色与灰色的结合

在考虑城市雨洪基础设施时,不应该将两种设施按颜色区分对立,而是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考虑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将这两种方法纳入一个适合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雨洪管理方案。

灰色骨架绿色纽带——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

密尔沃基市坐落在密西根湖畔,居住和工作人口超过100万人,是威斯康星州(Wisconsin)最大的城市。该市的雨污管理有100多年的历史。灰色系统包括超过5000km的排水管网、渠道,储水量达190万m³的地下深隧,多座污水处理厂、地上与地下蓄滞设施以及排水泵站等,是该市雨洪管理的“灰色”骨架。然而,该市的排水系统不能满足需求。每逢降大雨,内涝时有发生,污染密西根湖及附近水系。

该市改变政策,开始征购未开发的洪涝多发土地——天然“绿色海绵”。该市称其为“绿色纽带计划”。将这些土地改建成雨水或湿地公园,林地、草场等自然保护区,发挥自然净化、生态保护、蓄滞洪水,防止下游洪涝,保护自然资源等功能。

2003年以来,该市逐步采取源头和街区LID措施。该市还注重维护已有的灰色设施,并适当兴建完善必须的管网系统;如,该市将对一些老旧管网系统进行改造,增加管内衬砌,可以延长使用年限至50年之多。

该案例基于流域综合管理,在现有的灰色雨洪基础设施之上融入GI措施,注重雨洪管理设施的整体性及灰色与绿色的连接、多功能机可持续性,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社区尺度灰绿结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奥玛哈市艾尔穆社区

奥马哈老城区运行了60多年的合流制排水系统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

经过多家咨询公司和公共管理部门的仔细评估,市政府决定投资兴建、改建大量的灰色设施,同时在适宜的地方尽可能采用绿色设施。近年来,该市倡导的绿色建筑、绿色街道计划均取得很好成效。该市拟修建、改建的灰色雨洪设施包括:局部地区雨污分流,修建深隧,修建2个超流量污水处理厂,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排水主管道、排水泵站等,修建多个地下蓄水池,修建大型排水管道。

艾尔穆公园雨洪分流工程于2012年春季完工。该工程包括源头、街区的LID设施、传统的社区排水管网和末端生态蓄滞渗排设施。

原标题:海绵城市之——绿色基础设施+灰色基础设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绿色基础设施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