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海水淡化,这个一直步履维艰的产业,可能将被赋予国家淡水资源匮乏破局的历史使命,然而,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将面临国内外企业可能蜂拥而入、扶持政策猛药接济的另一个亟待解答的局面。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行业仍处于“规模小、发展慢、成本高、推广难”阶段。
截至2015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个,日产水规模首次突破100万吨,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这是国家海洋局首次就全国海水利用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长雷波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在沿海9个省市有分布,主要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其中,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电力、钢铁等高耗水行业;而南方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海南等地,以百吨级和千吨级工程为主。
海水淡化后可以喝吗?味道怎么样?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副司长辛红梅说,海水经淡化处理后,味道和普通饮用水一样,并且由于其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少,水的硬度较低,更纯净。近海污染是否会影响到淡化海水的水质?辛红梅表示,在取水时,会选择水质好的区域取水,在淡化的同时,也会对海水进行净化,使其达到饮用标准。
无处安放的产能
然而,时冷时热,冷多热少,仍是当前我国海水淡化步履蹒跚的真实处境。
“尽管这几年国内海水淡化喊得很响,但尚未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天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水淡化研究室副主任赵河立评价。一个佐证就是大量海水淡化装置长期闲置。“我们的一期海水淡化项目已建成,产能为20万吨/日,而实际产水量不足7万吨/日,产能利用率不到35%。”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办公室主任李虎介绍说。
在国内一些海水淡化装置躺着睡觉之时,外资则摩拳擦掌开始抢分蛋糕。据国际脱盐协会(IDA)统计,截至2014年9月,全球淡化工程规模已达8528万吨,近10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其中,海水淡化的60%用于市政用水,解决了2亿多人的用水问题;26%的淡化水用于工业,其余为灌溉、旅游、军事用水等。
除首发地区中东外,美国、西班牙、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大规模发展和应用海水淡化技术。阿尔及利亚、印度等亦不甘示弱。其他国家的此番作为与愈发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不无关系。“由于城镇化、人口增长和粮食生产、能源与工业用水需求增加,地球未来15年将面临40%的水资源短缺。”联合国前不久提醒说。
我国不“渴”?答案是更甚。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99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值的八分之一。其中,北京、河北、山东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在300立方米左右。天津的人均水资源量少的只有160立方米,是世界缺水警戒线的六分之一,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破局的“钥匙”
在这种困境之下,主要有两种思路可让这一门生意摆脱成本束缚。一个是增加收益:要么提高水价,要么政府给予补贴。但提高水价,会让本来就已经营艰难的工业企业负担增加,很难实现,民用水价上涨更是阻力重重;而政府补贴的举措,不是不行,但综观各行各业,依赖政府补贴却能发展好的重资产(意味着高风险)行业简直凤毛麟角。因此,希望就落在了另一条路上:进一步降低成本。
和成本的战争似乎是海水淡化行业的宿命。但事实上,海水淡化的成本并非没有压缩的空间,其中关键在于,提高核心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以及提升项目运营的能力。在这两点上,我们总算可以对海水淡化行业的未来感到乐观:收购,尤其是海外收购成为了国内相关企业实现破局的关键钥匙。
技术及资源的重构与整合往往是一个行业进步的动力,前面提到的这类对专业型公司标的收购和投资,毫无疑问将促进先进技术间的整合,从而推动行业水平的提升。对于设备公司,海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本土化将促进国产产品的更新迭代和国产化率提升;对于工程企业,海外标的的项目经验无疑有助于提升其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实力;对于海水淡化项目运营商,凭借更多国产化的设备和从国际先进项目学来的管理运营经验以及专业管理方法,海水淡化项目的吨水成本压缩潜力将进一步被挖掘出来。
在种种促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如果国内海水淡化项目成本下降至4元以下,并配合一些当地政府的税收优惠或者电费减免,一大批海滨城市的收益临界点将被突破,不少城市的海水淡化项目都将具有盈利空间,届时海水淡化将正式告别发展的慢车道。这一行业的未来正在于此,而这也正是越来越多已经逐渐掌握收购战术的环保企业,纷纷开始关注这一行业的主要原因。
多方联动做大做强化产业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指出,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要做大做强海水淡化产业需从多方面着力。首先,做强海水淡化产业需要社会各界的联动;其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当务之急;第三,做大海水淡化产业需要行业的自觉和自律;第四,还要注意平台建设,加强孵化和集聚效应。
“海水淡化的本质是以能源换水源,然而海水淡化产业是能耗密集型产业,利用传统能源淡化海水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因其可再生性、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视,新能源海水淡化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多能互补的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解决依靠单一资源所造成的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阮国岭介绍说,低碳化是海水淡化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海水淡化工程。
谈及如何做大做强我国海水淡化产业,长期从事海水淡化技术研究的高从堦院士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应该加强基础研究,要大力支持相关基金和基础研究项目;加强工程示范,建立示范平台,验证技术,加强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融合,加大协同创新步伐,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链条;注重辐射推广,关注海水与废水两个市场,强化淡化技术在增水和治污上的辐射和推广,提高用水安全。
此外,高从堦特别强调要形成海水淡化产业支撑体系,为此要加大对海水淡化的支撑力度;各级财政要对原创技术的海水淡化材料、设备生产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国内项目使用国产材料、设备,鼓励企业出口海水淡化材料、设备,承建国外项目;鼓励海水淡化产水进入市政管网,并给予必要补贴;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对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给予支持,鼓励浓海水综合利用。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8日,万华化学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圆满举行。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淡所副所长张秋丰,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刚,苏伊士集团副总裁YvanTREAL伊万,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营,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礼云,万华化学党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4月17~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新加坡开展交流访问,拜会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与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陈建隆举行会谈,并到大士能源调研。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能总体情况及在新加坡经营发展情况,并感谢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一直以来给予华能的
4月9日,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副总经理王阳出席签约仪式。辽宁省环保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此次合作是双方深化互信、携手共赢的重要里程碑,是做深做实做细央地合作的重要举措。此次签约,既是双方长期互信的成果,更是面向未来发展的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投产。开园当日,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氢示范应用、氢能装备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将有力带动大连氢能产业向“新”发力、逐“质”而行。在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山东烟台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与中集来福士集团共建的国内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助力推动我国海上氢能关键装备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再加速,填补海上电-氢-化标准规范空白。项目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会见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双方围绕落实中沙两国领导人会晤共识,推动中沙在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绿色氢能等领域深化和拓展互利共赢合作,促进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进行了交流。赵辰昕表示,
4月28日,万华化学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圆满举行。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淡所副所长张秋丰,烟台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刚,苏伊士集团副总裁YvanTREAL伊万,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营,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礼云,万华化学党委书记
8月23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与潍坊海赋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贞武与潍坊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潍坊海赋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伟见证签约并座谈。杨贞武介绍了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
近日,碧水源旗下的北京碧水源分离膜科技有限公司再次中标舟山六横海水淡化厂换膜项目,这是继去年首批碧水源自主研制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在该项目投入使用并验证了性能堪比进口产品后,双方的再次携手合作,将对我国沿海缺水城市生产“生命之水”的能源成本控制起到示范性作用。舟山作为国家海水淡化产
2023年5月19日,杭州水处理与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建香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水处理首席科学家高从堦,党委副书记吴超,总经理助理陈鑫,国际业务部部长姜骅,中建香港土木公司副总经理TonyWong,中建香港土木公司助理总经理张保平,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市
编者按:海水淡化在我国经历了数十年认识、质疑、认可的漫长过程。如今因水资源日益短缺以及远距离调水高昂成本、输送能耗以及相应的碳排放使得海水淡化优势日逐明显。特别是海水淡化技术在严重缺水的中东等地大规模工程应用带来的技术进步让海水淡化“太昂贵”、“太耗能”之印记已成为历史。目前,最
过去几年,经历了扩张、掏空、暴雷、亏损、卖身、内斗的巴安水务逐渐褪去光环,从明星企业一路跌落神坛,“大戏”一出出上演,不断传出的负面消息让市场对巴安水务的发展充满了担忧。随着大股东张春霖和公司董事会“对簿公堂”,近一年来市场和客户对巴安水务的担忧更是数值拉满。不过巴安水务最新传来
广东发展海水制氢有资源技术优势01海洋资源禀赋优良,为制氢提供廉价原材料广东省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海域辽阔,海水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4114.3千米,居全国第一,长海岸线为降低海水制氢的陆海运输成本提供了良好条件。根据908专项调查,广东海洋能的总蕴藏量全国第三,波浪能全国第一,盐差能
走近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片区渤海十八路,十八栋崭新的灰白色建筑映入眼帘。去年6月,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一期中试实验区通过联合验收;12月,为示范基地配套的4.8MW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发电并网。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
9月16日下午,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入驻济南长清大学城签约暨研发基地揭牌仪式在长清大学城建设指挥部成功举行。9月17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局、潍坊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的山东海水综合利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1海水淡化、水处理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
鉴于海岛海水淡化有较好的经济性,近期有相关人士呼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新水源纳入国家水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仅海岛地区就规划新增海水淡化规模20万t/d以上。有必要针对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要求。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11
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未来,天津市将发挥海水淡化的良好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瞄准世界海水淡化产业科技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发展装备制造,构建全产业链条,建设全国海水淡化技术创新高地、装备制造基地,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