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综合评论正文

2017年我国供热节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17-01-23 17:11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关键词:供热节能节能行业节能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供热节能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那么到底2017年我国供热节能行业竞争格局将会是怎样的?节能企业又该如何面对?且看下文分析:

1、行业总体竞争格局

总体上,供热节能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准入较为开放,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目前,供热节能行业尚无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面对众多的市场机遇,不同的服务提供者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入本行业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参与者普遍采用公开透明的招投标方式达成业务关系, 客户在考查评估市场参与者的技术、产品、管理、经验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参与者的报价和市场价格水平,据此决定订单归属。

供热节能行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产生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骨干企业,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力,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供热节能行业的市场也在扩大,越来越多的新市场参与者被吸引到这一领域,新进入者大多从业时间短,服务内容偏重于某一细分市场, 服务区域多局限于特定地区, 这些新进入者可能会加剧所在地域的市场竞争,但具有全国领域较强竞争能力的新进入者尚未大量出现,在今后一段时期,现有的骨干企业仍保持着一定的竞争优势。

2、热网监控和计量温控两大主要业务板块的竞争格局

(1)热网监控市场参与者较少,细分市场集中度较高

由于热网监控业务主要由供热企业主导,项目改造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受此影响,热网监控项目的数量、规模不及由政府主导的热计量改造项目。

此外,热网监控项目的专业性要求强于热计量改造项目,业务准入门槛较高。因此,热网监控业务的市场参与者明显少于热计量改造业务。目前国内热网监控业务主要集中于同方股份、天时前程、硕人时代等三家企业,其他企业(例如:济南卡诺热工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天翔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虽然也参与热网监控项目竞争,但其业务规模较小,且集中于自身所在地区,目前尚不属于行业内主要企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等作为国外知名企业设在中国的公司,其参与热网监控业务的方式主要是为项目实施提供自动化控制产品,较少涉及其他业务内容。公司与天时前程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服务方面; 公司作为拥有自主热网产品的专业节能技术服务企业之一, 与同方股份及前述三家国外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类型、规格和性能等方面。总体上看,热网监控业务市场参与者较少,细分行业集中度较高。

(2)计量温控市场参与者类型广泛、数量众多,细分市场集中度较低

2013-2015 年,随着供热计量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热计量改造业务量快速增加,受利益驱动,参与者也不再局限于专业的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例如:硕人时代、工大科雅、海林节能等) ,还包括建筑安装公司(例如: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迁西县兴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 、热力产品制造公司(例如: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浙江富腾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等) 、其他类型的公司(例如:沧州市燕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元臻商贸有限公司、吉林省建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贤坤实业有限公司等) ,类型广泛,数量众多。参与者主要以集成服务提供商、产品供应商、单项服务提供商的方式参与热计量改造项目,集成服务商主要为项目实施提供用热诊断、系统设计、项目管理、设备选型、测调维护等综合性服务,所涉产品自产或外购,所涉施工服务多为外包;产品供应商,主要为项目实施提供所需产品; 单项服务提供商, 主要为项目实施提供工程监理、 技术咨询、设计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等单项服务。北方 15 省县级(含县级)以上的供热企业数量众多,成规模的供热企业接近二千家,集中度不高,热计量改造项目较为分散,导致为项目实施提供计量温控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也较为分散,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企业均有参与,准确数量无法统计,估计数量可达数百家,故计量温控业务的细分市场集中度较低。

供热节能行业的品牌和口碑的树立,主要不是来源于广告宣传,而是建立在稳定的产品性能和创新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实力以及优秀的服务体系基础之上。

品牌和口碑的良莠,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服务商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优劣,并可能会影响其他客户对该服务商的选择。供热行业属于关乎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供热节能服务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际运行检验,才能获得客户的最终认可。客户在选定某一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后,不会轻易更换,客户粘性较高。

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缺乏业务积累和实践经验,行业品牌和业内口碑的树立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较之已有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而言,其在行业内实现长久生存和快速发展的难度较大。

从行业特点来看,供热节能行业属于交叉性行业,要求参与者既要具备供热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又要熟悉自动化、物联网、互联网、远程通讯等专业技术知识,具备将用户需求转化为硬件产品和进行系统开发、功能升级的技术实现能力,两者密切结合才能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为用户提供符合其切实需求的服务。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参与者要保持业务持续增长趋势,巩固和提高市场份额,就需要充分利用其技术研发、方案设计及工程实施能力进行业务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技术实力的打造来自于长期的规模化运营实践和经验积累,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从而构成本行业的进入壁垒。

供热节能领域的技术门槛较高, 无论是基础性的技术研究还是面向客户的方案设计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不仅需要自动化、暖通工程、软件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理解供暖行业的应用需求。行业内的专业研究人才和技术人员相对缺乏, 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新进入者则存在一定困难。

供热节能行业是一个快速成长中的行业,行业内的企业在技术改进升级、新产品的研发与配套、市场开拓与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由于供热节能行业的客户多为供热公司,整体回款周期较长,而公司在产品规模化生产和配套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此外,对有志于发展供热能源管理等新型供热节能服务的企业而言, 一般要自行负担较大金额的系统改造、 日常运营支出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 其承受的资金筹措和周转压力会更大。

因此,市场新进入者在业务拓展中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资金壁垒。

延伸阅读:

节能产业现状分析:市场前景大好

原标题:2017年我国供热节能行业竞争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供热节能查看更多>节能行业查看更多>节能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