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自觉坚持垃圾分类20年!西城区大乘巷居民这样做

2017-02-09 10:02来源:北京日报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大早,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社区的垃圾分类引导员开始例行检查分类情况。春节期间,大乘巷社区专门组织烟花炮竹垃圾分类志愿者,引导居民正确处理易燃物。


西城区赵登禹路西侧,大乘巷小区深藏老城之中。然而就在这个不起眼的老旧小区里,430户居民自觉坚持垃圾分类,至今已有整整20年。

正值傍晚,大乘巷居民张静媛忙活着准备一家人的晚饭。灶台上散落着油菜的黄叶、茄子的青梗,她一把抓起扔进厨房的垃圾桶,随后又剥开火腿的塑料皮,转身把包装投进客厅的另一只垃圾桶。“其实垃圾分类一点儿不费劲。”张静媛显得轻车熟路,“习惯成自然,更何况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

大乘巷不大,仅有两栋宿舍楼,430户居民。头一次走进小区,几乎每个人都会惊讶于垃圾桶的数量:每隔五六米,就有蓝、绿、灰三个一组的带盖垃圾桶,一个个数下来,竟有12组。居民在家中分门别类的垃圾,将会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

74岁的崔湘文是这里的老住户。他清楚地记得,1996年12月,家委会门口的小黑板写上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宣布小区的垃圾将分类投放。自那时起,大乘巷成了北京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

最初,垃圾分类并不精细,小区买来6个大垃圾桶,贴上不同标志,主要收集报纸、书本、塑料泡沫、碎玻璃和废铜烂铁。“后来,电视上总宣传国外先进的垃圾分类方法。我们就想着,既然外国人能做,那咱也能!”崔湘文回忆道,2000年左右,大乘巷的垃圾分类开始“与国际接轨”,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种。2012年以后,每季度还专门回收一次“利乐包”。这种常见的饮料包装一直是垃圾回收的世界性难题:如果直接焚烧,将产生大量二噁英,如果填埋,分解期又长达100年。

作为大乘巷小区的45名志愿者之一,崔湘文还自愿承担着垃圾分类的劝导工作。小区有新来的住户,他总要拿出一本宣传册塞给人家;看到错扔垃圾的居民,也要上前耐心叮嘱几句。除此之外,小区还聘请了6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一早一晚把守着垃圾桶,手把手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在持续不断的宣传中,小区居民逐渐增强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

20年间,大乘巷住户更迭,垃圾分类的老规矩却一年年保留下来。“有的街坊搬了家,新住处不施行垃圾分类,他们还说不适应,倒像是缺了什么似的。”张静媛告诉记者。

12组大垃圾桶会不会成为小区的污染源呢?听到记者的疑问,崔湘文连连摇头。他介绍说,每只垃圾桶每天都要清倒4趟、里外刷洗两遍,哪怕在暑热的夏季也干干净净,没有苍蝇乱飞,更没有脏水横流,分类垃圾桶已经成了居民最熟悉的“社区家具”。

大乘巷所在的新街口街道,已有34个小区施行垃圾分类,平房区也有两条胡同推行垃圾分类5年。在西城区,目前共有371个小区施行垃圾分类,超过小区总数的80%,60多万西城居民正努力实现垃圾的精细化管理。

延伸阅读:

北京拟出新规促垃圾分类 每家每户办“绿卡” 积分兑换电影票

原标题:大乘巷居民坚持垃圾分类20年 目前西城共有371个小区施行垃圾分类,超过小区总数的80%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