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赵其国院士:加快补齐土壤环保科技短板

2017-06-05 08:32来源:科学网作者:赵其国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30多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高度集约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凸显。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中重度污染耕地面积高达5000万亩;工业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污染总体严重;矿区、油田及饮用水源地区土壤环境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土壤污染已呈流域性和区域化态势,其中西南高背景值地区土壤污染隐患尤为突出。虽然我国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去年出台了“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法也即将颁布,但相对而言,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仍显滞后。正值第46个世界环境日,呼吁重视我国土壤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也恰逢其时。

目前,我国土壤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田土壤污染类型及面积不清、污染场地数量及分布不详,土壤污染过程、机理及风险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土壤污染原位控制与现场修复技术工程经验缺乏,相应的修复工程工艺与专业化装备也非常匮乏;另一方面,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体系缺失及其支撑技术相对薄弱,土壤修复行业权责不明、资金不足、盈利模式不清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土壤环境修复科技突破的瓶颈。

近年来,科技部、环保部、基金委、中科院等部委启动了一系列相关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中科院基于长期研究基础,近年来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总结形成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风险管制、分类修复、分区试点”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土壤修复技术规范、工程案例和推广应用模式,在江西、湖南、广西、贵州、江苏、浙江、云南、安徽、河南、辽宁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区,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有许多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应加大土壤污染修复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重点研究不同区域土壤污染特征和质量演变规律,以及区域土壤污染过程、多界面反应机理等。同时制定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开展土壤中典型毒害污染物的高效修复材料及其修复机制的研究;针对耕地土壤重金属、有机及酸污染研发物化稳定和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粮食主产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尽快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实施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系统性集成方案,建设一批国家级的污染农田土壤和工矿企业场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区,为国家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和宣教基地。

同时,继续完善与土壤相关的生态环境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工程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推动国家土壤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完善与土壤环境相关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建设,为土壤修复产品本土化创造应用条件。

发挥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载体作用,构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鼓励企业加大重大集成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投入,加快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产品、装备产业化和工程化,推动土壤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国际市场合作领域,积极推动我国土壤修复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的并购投资等方式,兼并收购国际同行业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土壤修复企业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土壤修复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集团企业,促进土壤修复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们直观感觉,使得土壤环保工作相对滞后于大气和水环境保护。这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近年来一再发生的土地污染事件提醒我们,加快解决土壤污染已经刻不容缓。需要花大力气壮大科技队伍,加强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技术集成—应用推广的全链条研发,尽快补齐我国环境保护的土壤科技短板。

(作者赵其国,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原标题:赵其国院士:加快补齐土壤环保科技短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污染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