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办公室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廖宏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全球气候变化图,上面深紫和猩红的点状分布显示了增暖效应明显的地区。她解释说,中国正处于西伯利亚—蒙古特大增暖区的下风边缘,是受近百年来人类活动所致全球变暖影响较大的区域。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将是中国科学家肩上不容卸下的使命。
自2011年起的5年间,包括廖宏在内,来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属98个研究院所的4000余名科研人员,都投身于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简称碳专项)研究,产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5大任务群挑起艰巨使命
碳专项启动于2011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专项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吕达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它的初衷在于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科学知识和技术支撑,包括对中国碳排放的数量、来源、趋势及预期减排强度等进行定量测算。
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应的,“碳专项”的规模也非常惊人——总投资达8亿元,由5大任务群组成,下设15个具体项目。
科学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编制中国自己的碳排放清单。这既是全面掌握与管理我国碳排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依据。在国际谈判桌上,一张科学、严谨、有说服力的碳清单能大大提升国家的话语权。
“排放清单任务群”基于我国能源消耗、自然过程、土地利用及畜牧业等特点,构建了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排放、土地利用与畜牧业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自然过程碳排放的实测系统,再加上一颗冉冉升空的“碳卫星”,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碳排放核算和监测体系。
“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对国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气候敏感性任务群”充分研究了过去时期的气候变化,用更丰富的资料和更严格的分析方法建立起全新的温度变化数据序列,并发展完善了中科院气候系统模式;“影响与适应任务群”在深入分析历史记录的基础上,评估未来50年内典型地区重要产业经济、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绿色发展任务群”则着重于探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碳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权衡的国家战略、制度设计和调控政策。
统纳全国的空间尺度和纵贯万年的时间尺度,都给参与“碳专项”的科技工作者们提出了极大挑战。那么,他们要怎么盘活这样一局大棋呢?
创新模式盘活空前布局
吕达仁解释说,专项涉及了遍及全国的温室气体、气溶胶排放、生态固碳调查测量与分析,需要得到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各类精确数据,并采用国际先进的观测仪器、观测与分析方法和规范,得出国际科学界认可的科学数据和统计结果。这是一项宏大且极为繁重的科学工程与调查。
以气溶胶地面浓度观测网为例,研究者共布设了20个一级观测站和16个二级观测站,其中不乏一些地处西藏阿里、珠穆朗玛峰等偏远地带的站点。有些位置过于偏僻的站点,人力紧缺,不时还会发生突然断电等意外,都给项目的开展造成了重重困难。
面对规模空前的项目,中科院的创新管理模式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廖宏回忆说,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会随时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群策群力,力求在最短时间里拿出解决方法。“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廖宏说,“这种模式激发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一个大项目中的重要细节问题都落实到位。”
碳专项不光尺度大,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研究员魏伟告诉记者,在推进“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碳排放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走进众多企业,进行测试和调研。如何争取企业的积极配合,是项目中最为关键也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项目启动之初,在中科院的支持下,项目组积极联系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众多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变化司向各类大型企业出具的数百份介绍函,帮助科学家们叩开了这些企业的大门,但是仍有一部分企业表现出抵触情绪。科技人员只能进一步联系地方政府,启动各方人脉,和它们逐一沟通。“这项繁琐的工作一直贯穿整个项目。”魏伟说。
“先导”开启气候研究新篇章
在碳专项的科技目标与科研管理验收会议上,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指出,碳专项取得的进展只是阶段性的,后续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十三五”甚至未来持续安排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同时加强对专项成果的总结凝练,进一步发挥专项成果对国家政策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
作为中科院的战略先导专项,碳专项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先导性”。
今年5月初,廖宏作为特邀专家,参与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AR6)规划大纲的编制。“在大纲里,我看到很多碳专项关注的科学问题和关键词直接出现在AR6的章节标题当中。”廖宏说,“这是先导性的重要体现。”
几年间,碳专项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收获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其中部分成果已被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采用;项目获得的海量数据已经实现全球共享,被大量下载、分析和使用;专项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
迄今,碳专项的相关成果已经开始影响国家决策,并为我国参与气候谈判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支持和有价值的建议。在碳专项的带动下,一大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纷纷立项,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后续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5月20日,被誉为全球燃气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首次在中国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赋能可持续未来”。昨日,国际燃气联盟(IGU)在大会期间正式发布《2025年全球LNG报告》。(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报告称,2024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量增长2.4%,达到4.
在保加利亚西北部蒙塔纳市的广袤原野上,正泰新能源书写下中欧清洁能源合作的新篇章。正泰新能源承建的Boychinovtsi67.5MWdc光伏项目已通过并网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座以“正泰蓝”为底色的光伏矩阵,不仅成为保加利亚单体规模领先的清洁能源项目,更标志着正泰新能源在巴尔干地区的本土化运营迈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5月21日,记者在位于甘肃平凉市的“陇电入鲁”重要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山东能源集团灵台电厂看到,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拟于近期并网发电。据悉,灵台电厂计划今年6月份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这是山东能源集团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5月19日,若羌县举行新能源项目调度暨集中开工仪式,共有12个项目集中调度,8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达252.25亿元,为当地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次仪式调度开工的项目主要涵盖风电、光伏、储能三大领域,其中8个项目当场开工,4个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开工的项目包括5个风电项目、1个光伏项目和2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据CN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通过部署电厂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建设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提供动力,以重振美国陷入困境的煤炭行业。特朗普在4月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内阁寻找美国煤炭动力基础设施可用的地区,以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并确定该基础设施是否可以扩展以满足美国科技行业日益增长的电
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代表、企业决策者及学术界专家共同参与。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与全球能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中国在抽水蓄能领域的大规模布局极具示范意义在国际大坝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召开期间,委员会于5月19日举办了媒体见面会。针对全球能源转型、极端气候挑战等焦点议题,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MichelLino)在会上发表见解指出,抽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4月30日,正泰新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披露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绿色产品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供应链共建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绩。报告显示,2024年正泰新能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30GW,年均可发绿电约1,69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0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对黄浦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黄浦将继续扩大建筑楼宇数据采集范围,覆盖能源消耗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依托黄浦双碳平台数据建立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鼓励企业申报“碳效码”赋码,整合区内数据资源,支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从保定市中心往西北方向驶去,窗外的风景从楼宇逐渐变成连片的果园,桃花、梨花争相盛开,不远处的工地上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那里,便是集团保定西北郊热电厂二期项目(以下简称“保定二期项目”)现场。占地15.14公顷的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焊花闪耀,总投资30.26亿元的“能源心脏”正
5月8日,安徽省首个“碳信用账户平台”在淮北市上线,22家“绿色”企业与当地金融机构现场达成近10亿元授信,涵盖节能改造、分布式光伏、碳汇开发等项目。发展绿色金融,“数据孤岛”和信息不对称,是最大难题。该平台上线后,碳强度、碳效率等级等数据,不再单纯只是报表里的枯燥数字,而是能变现的绿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明确了13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与目标任务、重点模型。其中就人工智能+出行的应用场景,明确将开展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烟台市全场景无人驾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