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海绵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时代

2017-08-24 14:54来源:东快网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回用海绵城市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仓山区胪雷村村民陈春强心情不错,因为胪雷新城安置房即将交房,花园式小区加上“全市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的“高大上”配置,让他觉得很有面子。作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福州市除胪雷新城外,会展岛、牛岗山山地公园(一期)等“海绵城市”项目也已建成。另外,位于三江口、鹤林片区的多个样板海绵项目正加快建设,力争10月完工。

“海绵”能治水,更能治城市病,海绵城市让福州市民生活更幸福。这些已建成和在建的“海绵城市”项目进展如何?连日来,东快记者实地探访了公园、社区等海绵改造的成效,体验“福州速度”海绵城市建设的“快车道”步伐。

胪雷新城:最多可“吸”住全年七成雨量

作为福州市住宅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胪雷新城共有6个地块,总占地面积16.6公顷。目前,植草沟、雨水花园、渗透塘等多个漂亮的“海绵体”已在小区内建成。

在村民陈春强的指引下,东快记者走进胪雷新城一区,映入眼帘的是铺着鹅卵石,种有芦苇、美人蕉的小花园。“这是雨水花园,降水能顺着植草护坡流入,自然滞留、下渗,还能涵养水生植物,有效蓄水深度达0.4米。”胪雷新城建设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和雨水花园相互配合的还有植草沟、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

雨水回用也是亮点之一。小区配建的地下雨水收集池最多能收集100吨雨水,过滤、消毒后,雨水可变成小区的绿化灌溉用水。一旦下雨,雨水顺着倾斜的路面经雨水口流入花坛内侧的沉淀池,淤泥、杂质在此沉淀、过滤,雨水继续下渗到花坛内,被植物根系吸收,达到储存雨水的作用,这也正是“海绵道路”的特点之一。

对村民陈春强来说,海绵城市就在他身边。他告诉记者,自己家住在胪雷新城,小区就是海绵改造工程之一。以往每年到了雨季,社区低洼地带容易积水,环境也不怎么好,经过海绵改造后,雨水很快就能退下去,增添的生态“海绵体”也给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洋下海绵公园本月底开放

洋下海绵公园与温泉公园,仅隔着一条晋安河。整个公园面积近9000平方米,水面面积和绿地面积均达3000多平方米,汛期可蓄积约7000立方米的雨水。

作为海绵公园,洋下公园包含四块海绵体。首先是湖体本身。这块“大海绵”采用生态驳岸,既能保证边坡稳定,又能让岸边“长得了水草,藏得了鱼虾”。其次是湖体旁的植被缓冲坡。缓冲坡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水流速和拦截污染物的作用。再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的园路,让雨水自然渗透。最后是园路内侧的植草沟,既能种植水生植物,还能有效控制地表污染物。

“洋下海绵公园建设,包括湖体驳岸、园林绿化、厕所管理房等。”福州市城乡建总相关负责人表示,汛期时最多能“吸”约7000立方米的水。遇上强降雨时,靠晋安河一侧的水闸将会运转,将一部分河水引入湖体,设计的最高蓄水位达6米。洪水过后,等晋安河水位下降,水闸再将蓄积的湖水排入晋安河,恢复公园休闲功能。

梅峰山地公园是首个山地类海绵公园

下雨时,山上倾泻而出的山洪经山塘小水池、石笼子、植草沟、雨水花园、湿地的层层拦截过滤,汇入蓄水湖中;天晴时,雨水花园和蓄水湖中积存的雨水成为植物生长的丰润水源……这就是梅峰山地公园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海绵体建设理念。

“由雨水花园、环湖草坡、环湖湿地、一级蓄水湖和二级蓄水湖5个关键环节组成雨水从源头到终端的路径。”福州市规划院园林景观所景观工程师黄先生介绍,公园从维持利于汇水的原始地形、建设不损伤自然透水下垫面及统化组织雨水排蓄路径三个方面构建起山地海绵公园的总体框架。

据介绍,暴雨来临前,两个蓄水湖会提前排空,为截留山洪做好准备,避免山洪排入市政管网或涌入城市主干道,形成天然的滞洪屏障。

榕一批“海绵体”相继建成

昨日,东快记者从福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作为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已通过评审并获得批复。规划提出,至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70%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

规划把福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70个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分区,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等四个方面对每个分区提出管控要求和建设指引。

目前,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项目、试点片区、内涝点整治等方面开展。温泉公园、海峡奥体片区、梅峰山地公园等“海绵体”已相继建成。其中,温泉公园是福州市首个雨水花园,梅峰山地公园是福州市首个山地类海绵公园。

“今年以第1名的成绩入围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也意味着未来3年福州市将获得约15亿元的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福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福州新区三江口片区、东部鹤林片区作为集中连片示范区,通过生态公园及内河、建筑雨水控制利用、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等综合试点,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原标题:海绵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时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雨水回用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