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综合数据正文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十八大以来建筑节能成效显著

2017-11-09 10:35来源: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低碳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上海发布了《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首次公布了分省的建筑能耗数据。

建筑节能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途径。

房屋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消费了全国1/3的钢材,60-70%的水泥,1/3的城市建设用地,1/3的城市用水,40-50%的能源,对能源、资源、环境影响巨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同时,建筑还承载了人民对更加健康舒适的美好居住空间的需求,新时代对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是我国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建筑部门减排潜力高达74%,将为碳排放提前达峰贡献约50%的节能量。

建筑能耗数据缺乏严重。

能耗数据是科学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当前,由于我国能源统计体系尚未与国际接轨,建筑能耗权威数据缺失,不同机构或学者对中国建筑能耗的测算结果差异巨大,导致关于中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比重的测算数据分布在15%~50%超大区间之内。分省建筑能耗数据缺失更加严重,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数据之间不具备可比性。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以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来源,针对其中相关统计口径变化、指标缺失、数据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测算了2015年分省能耗数据,并分析了2001-2015年全国建筑能耗变化趋势。

2015年全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8.5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其中:公共建筑能耗占建筑能耗3.41亿吨标准煤;城镇居住建筑能耗3.2亿吨标准煤;农村建筑能耗1.97亿吨标准煤。全国建筑总面积达到613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积约113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面积248亿平方米;农村居住建筑252亿平方米。在全国总建筑能耗与面积中,北方城镇采暖面积和能耗分别为129亿平方米和1.93亿吨标准煤,采暖能耗强度为14.9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从分省情况看,各省城镇建筑能耗总量相差悬殊,2015年城镇建筑能耗总量排名前三位的省市分别为山东6182万吨标准煤、广东5573万吨标准煤、江苏4318万吨标准煤,后三位的分别为海南326万吨标准煤,青海402万吨标准煤,宁夏430万吨标准煤。城镇人口、GDP总量、所处气候区是城镇建筑能耗总量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城镇人口越多、GDP规模越大、有集中采暖需求的省市,城镇建筑能耗总量高。

城镇人均建筑能耗与气候区和关系密切。北方采暖地区省市的城镇人均建筑能耗平均1.2吨标准煤,是非采暖区域平均值(0.62吨标准煤)的2倍,人均GDP每增加1万元,城镇人均建筑能耗增加105千克标准煤。

公建电力消费强度与公建经济活动强度(单位面积第三产业产值)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每平米产值每增加1000元,电力消费约增加20kWh。城镇居建电力消费强度与则人均GDP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人均GDP每增加10000元,每平米居住建筑电力消费约增加3kWh。

从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强度看,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采暖能耗强度排名前五,能耗强度在20-21千克标准煤/平方米,河南、山东能耗强度最低,在11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北京、天津采暖能耗强度约为13.5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左右。

城镇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层次不齐,其中北京市比重最高,达到47%,上海、天津比重约20%,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则不超过10%。城镇建筑能耗比重受到产业结构关系、城镇化率影响较大。如,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79.65%,全国遥遥领先,比排名第二的上海高13个百分点,伴随着大量高耗能产业迁出,促使北京建筑能耗比重超过工业。

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中国建筑节能成效显著。

十八大以来,全国建筑能耗总量增速进一步放缓。2001-2015年间,全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年均增速持续走低,从“十五”期间的11.9%,下降到“十一五”、“十二五”的约6%,增速下降50%。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速继续跌至为5%。

公共建筑和城镇居住建筑电力消费强度变化在2012年前后出现拐点。两者强度分别从2001年的27度电/平方米和9.8度电/平方米,逐年增长到2013年的峰值61度电/平方米和18度电/平方米,此后出现下降趋势,到2015年两者强度分别下降2度电和1度电。

北方集中采暖能耗强度加速下降。年均降速从十五期3%,发展到十一五的4.4%和十二五的4.7%。与峰值相比,2015年采暖能耗强度下降了54%。采暖能耗强度下降,对北方地区冬季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2012-2015年,京津冀地区采暖季PM2.5浓度下降9.6%。

2012年以来,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增速放缓,能耗强度出现下降趋势,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提升,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等建筑节能重点专项工作成效显著。

例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标准稳步提升,执行比率达到100%,累计增加节能建筑面积70亿m2,节能建筑比重超过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的40%;全国累计有407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超过4.7亿m2;北方采暖地区共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9.9  亿平方米,夏热冬冷地区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7090 万平方;截至2015 年底,全国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超过30 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超过5  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比重超过4%。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中建议,新时代建筑节能工作要在是“十九大”关于美丽中国建设总体战略部署下,进一步加强与升级。与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相结合,全面推进北方地区清洁采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大力发展健康建筑,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市场经济改革相结合,发挥行业协会力量推动行业自主减排行动,助推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原标题:《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发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节能查看更多>建筑能耗查看更多>低碳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