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根据2017年9月14日ESI数据库最新公布显示,能机学院高水平论文再获新突破,吴江教授课题组发表的论文《FabricationofBiOIO3nanosheetswithremarkablephotocatalyticoxidationremovalforgaseouselementalmercury,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14,(240),264-270》被ESI数据库收录,这是上海电力学院在烟气汞脱除方向上第一篇ESI高被引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是指发表于十年内某学科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在全球前1%以内的论文,它从文献角度反映了论文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是衡量学校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该课题组在光催化脱除烟气汞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在《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一区顶级,影响因子IF:9.446)上发表论文“FabricationofBiOIO3withinducedoxygenvacanciesforefficientseparationoftheelectron-holepairs”(2017,(218),80-90);在《JournalofCatalysis》(一区顶级,IF:6.844)上发表论文“CarbondecoratedIn2O3/TiO2heterostructureswithenhancedvisible-light-drivenphotocatalyticactivity”(2017,(355),26-39),在《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一区顶级,IF:6.216)上发表论文“Improvedelectron-holeseparationandmigrationinV2O5/rutile-anatasephotocatalystsystemwithhomo-heterojunctionsanditsenhancedphotocatalyticperformance”(DOI:https://doi.org/10.1016/j.cej.2017.07.146)。第一篇论文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孙小明,后两篇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周肖,通讯作者均为吴江教授。
燃煤烟气汞排放是大气汞污染主要的人为排放源,其排放控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该ESI论文采用水热合成法,系统调控反应前驱液pH值成功制备具有纳米片形貌结构的BiOIO3纳米材料,在UV及LED光辐射条件下均具有非常优异的去除气态零价汞的性能,开辟了燃煤烟气汞排放控制的新方向。随后,该课题组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新型BiOIO3光催化剂,延长了光生电子存留时间;提出在不同的晶相和物质之间创建“结”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同质-异质结结构的V2O5/金红石-锐钛矿光催化剂系统;提出碳掺杂TiO2有效降低带隙和促进电荷转移的方法,制备了碳改性In2O3/TiO2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脱除烟气汞均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以上研究成果得到上海发电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然是中国的基础能源,燃烧发电是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的行业。煤中含有Hg、Pb、As、F、Cl、Se等多种有害元素,其中,Hg的挥发性最强,且对环境的危害最为严重。世界范围内,煤中汞含量为0.012-0.033mg/kg,平均含量约为0.013mg/kg,中国煤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022mg/kg,高于世界范
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仍然是中国的基础能源,燃烧发电是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的行业。煤中含有Hg、Pb、As、F、Cl、Se等多种有害元素,其中,Hg的挥发性最强,且对环境的危害最为严重。世界范围内,煤中汞含量为0.012-0.033mg/kg,平均含量约为0.013mg/kg,中国煤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022mg/kg,高于世界范
摘要:燃煤汞排放是全球汞污染的重要人为排放源,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格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对燃煤过程开展汞污染监测及控制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中国燃煤汞污染排放特征、现状及标准,论述了燃煤烟气中汞的监测技术和汞污染控制技术,探讨了今后燃煤烟气中汞监测及控制技术的发展
摘要:对比分析了上述3类脱汞技术的脱汞效率、成本、应用及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综述了当今国内外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技术,其中主要包括3类:利用现有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等现有大气污染控制装置的协同脱汞技术,通过飞灰再注入、强化湿法脱汞等方法改进现有大气污
关于中美汞排放标准比较及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汞的超低排放的控制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晏乃强教授做详细对策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晏乃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石油(原油)脱硫新技术;燃煤烟气汞排放控制及主要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放电等离子体净化废气净化技术;能源与环境化工技术。[$NewPage$][$NewPage$][$Ne
关于中美汞排放标准比较及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汞的超低排放的控制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晏乃强教授做详细对策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晏乃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石油(原油)脱硫新技术;燃煤烟气汞排放控制及主要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放电等离子体净化废气净化技术;能源与环境化工技术。[$NewPage$][$NewPage$][$N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