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中国碳市场如何建?五个问题说清楚

2017-12-21 08:58来源:国是直通车作者:周 锐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碳市场碳交易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

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重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情况下,中国用坚实的低碳发展步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心针。

中国国家发改委19日宣布,经中国国务院同意,该机构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这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

为什么要建立碳市场

——低成本兑现减排承诺

碳排放市场用来做什么?国家发改委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而中国之所以启动这一工具,源于艰巨的减排任务。

2015年6月,在各方围绕着《巴黎协定》冲刺的关键时刻,中国披露了自己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有力的推动了协定的达成。

中国当年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文件描述了本国2030年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对于中国减排力度的升级,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示,在哥本哈根(2009年),中国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时单位GDP二氧化碳降低40%到45%。该目标的实现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要兑现2030年目标,意味着每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的速度需要更快,这意味着中国将付出更大努力。

何建坤测算说,根据粗略测算,仅仅是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到2030年的资金需求就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如果加上节能、森林碳汇等其他措施,总的资金需求大概在40万亿左右。

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也是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解释说,中国经济体量大,高能耗产业比重高,应对气候变化任务十分艰巨,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基于市场的手段,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履行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以及实现国内约束性的碳减排目标。

中新社发引炜摄

碳交易为什么从电力行业开始?

——基础好、排放多

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方案中可以看出,中国现阶段并没有让碳交易市场覆盖全行业,而是从电力行业开始,将碳市场逐步推开。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李高表示,国家发改委在首批开展历史数据核查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航空等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行业中,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发电行业数据基础较好、产品单一,主要是热、电两类,排放数据计量设施完备,数据管理规范且易于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二是行业排放量较大,首批纳入企业约1700余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欧盟碳市场年均排放量约20亿吨),具有较强示范意义。

三是管理制度相对健全,行业以大型企业为主,易于管理。

四是从国际经验看,火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

张希良指出,选择电力行业率先启动全国碳市场,是把电力行业作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多个重点排放行业未来将逐步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未来将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

他强调,上述行业中,年能耗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大约有7000家。估计这些企业的总排放量占到工业部门碳排放的75%以上,管住了这7000家左右的企业,就管住了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大头,同时政府的管理成本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中新社发王培珂摄

碳排放权总量如何设定?

——吸取欧盟教训按偏紧设定

从无限制的排放到可以用来交易,碳排放权要获得“价格”,前提就是对其进行总量控制,从而形成稀缺性。

如何设定总量?张希良指出,交易体系的总量设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不仅要考虑碳市场覆盖范围的特征,也需要把握不同年份国家碳减排目标和对碳排放交易体系贡献的期望值,还需要对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和交易体系覆盖行业的成长情况进行一定预判;另一方面,产业和企业的承受力和竞争力也要纳入到考量中来。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碳市场此前以失败告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总量设定过松,导致碳价奇低,市场名存实亡,因此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碳市场的总量设定将处于相对偏紧状态。

如果说总量直接决定了碳排放配额的稀缺程度,配额分配则决定了交易主体的市场行为。如果其排放高于所分配配额,则需要购入配额,排放低于所分配配额,就可以在市场上售出配额获益。

从配额分配上来看,张希良介绍说,常见的配额分配方法有两种,有偿分配法—以配额拍卖为代表,和免费分配法。

拍卖法的优点是简单,配额配置效率高,缺点是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

他指出,为了让碳市场更易于为有关企业的接受,我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要以免费分配为主。

张希良表示,经过七个地方碳交易试点3年多的实践,中国发展出了两种符合国情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一种是基于当年实际产量的行业基准法,另一种是企业历史强度下降法。这两种方法应该成为中国国家碳市场主要的配额分配方法。

中新社发李爱民摄

延伸阅读:

中国碳市场会是什么样?

原标题:中国碳市场如何建?五个问题说清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权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碳交易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