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宁政办发〔2017〕21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总体思路,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科学规划、统筹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提升,综合运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等多种手段,科学推进海绵型建筑和小区、海绵型道路和广场、海绵型公园绿地、排水防涝设施、水系保护和修复等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构建自净自渗、蓄泄得当、排用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水源涵养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缓解雨洪内涝压力,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自然循环。落实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2.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编制实施海绵城市等相关规划,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相关控制指标,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3.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政策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海绵城市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三)总体目标。
年降雨量大于400毫米的市、县建成海绵城市,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水资源有效节约,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改善。降雨量较小的市、县,灵活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对城市实施海绵化建设和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2020年,全区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全区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加快固原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8年年底前通过国家验收,并总结形成工程技术、投融资管理、日常维护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向全区推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县开展自治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其他地级市(含宁东基地)在市区(核心区)范围内至少建成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示范区,各县、市(含红寺堡区)在城区范围内建成一定数量的示范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其他区域开展海绵化建设和改造。
二、重点任务
(一)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8年所有市、县(含宁东基地)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水利厅备案。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要充分考虑气候可行性因素,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其中。强化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排水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贯穿其中,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施工项目中落实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资源化利用率等刚性指标。划定城市蓝线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强化对城市水系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地貌的保护。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区域排放总量排放雨水,不得违规超排。
(二)严格规划设计管理。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建立和完善从工程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审查制度,确保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入使用。城市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审批,应当把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和要求作为前置条件,确保在规划许可和工程审批前的规划方案等阶段严格把关。在建设工程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和竣工验收等环节,把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工程竣工验收前的规划核实等阶段和综合验收阶段,应当复核雨水年径流量控制率等指标;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写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三)完善相关标准规范。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在国家海绵城市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及控制目标和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我区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图集,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有关定额,分类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地级市要结合实际,突出本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性内容和技术性要求,编制相关技术规定,指导项目实施,其中,固原市应于2018年编制完成相关技术规定。其他县、市(区)按照自治区海绵城市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并参照相关技术规定,有序推进本地区海绵城市建设。
(四)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各地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制定海绵城市实施计划,谋划一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建立项目库。综合评估项目实施的经济承受能力、资金利用效率、问题轻重缓急、社会影响等因素,科学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和资金,与城市道路、绿地、广场、居住区等项目建设和改造同步推进。鼓励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申报并纳入国家和自治区PPP项目库。实行项目备案制,各地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于每年年底前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备案。
(五)统筹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要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确保雨水径流特征在新区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老城区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更新、道路改造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并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自治区小城镇规划,探索海绵型小城镇建设经验,提高其雨水蓄纳和排放能力,促进特色小城镇品质提升。
(六)推进海绵型建筑和小区建设。新建建筑和住宅小区要按照低影响开发要求规划建设雨水系统。规划用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建筑物要配套建设雨水罐、蓄水池等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的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应不低于10%。鼓励住宅小区和单位庭院采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形式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或相应设施,小区室外慢行步道、停车场、活动广场等应选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既有建筑、老旧小区、低洼易涝区改造,要同步推进海绵城市技术应用和相应设施建设。机关、学校、医院、文化场所、体育场馆、交通站场、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公共项目,以及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要率先落实海绵型建筑建设要求。鼓励工矿企业和工业厂区因地制宜推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
(七)推进海绵型城市道路和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传统做法,变快速汇水为分散就地吸水,增强城市道路和广场对雨水的消纳功能。新建城市道路的绿化隔离带和两侧绿化带要因地制宜采用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形式,采取降低路侧缘石高度或在路侧缘石预留雨水通道等措施,增加道路绿地对雨水的吸纳能力。树池土壤表层应尽量减少混凝土材料覆盖。道路红线外绿地空间规模较大时,可结合周边地块条件设置雨水湿地、雨水塘等雨水调节设施。停车场、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混凝土路面。新建城市广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下沉式绿地结构或配套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最大程度减缓雨水径流。城市老旧道路和广场,要有计划地按照雨水径流控制目标进行改造。
(八)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把构建海绵型绿地系统纳入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等创建活动。结合公园绿地总体布局和生态景观等要求,重点做好绿网、水网、路网的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多功能调蓄水体等设施,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系统调蓄、净化雨水的功能。对城市建成区闲置或未开发土地,坚持“见缝插绿”,提高绿化覆盖率,提升绿地蓄水能力。结合水系、市政道路设施建设等,统筹开展公园绿地竖向设计和雨水管网设计,采取平面布局、地形控制、土壤改良等多种方式,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公园绿地内慢行系统、广场等地面尽量减少硬质铺装,选用透水性材料铺装。充分利用植物园、苗圃基地等开展试验与研究,选育和储备适合本地生长、生态和景观效益良好的水生植物或耐盐、耐淹、耐污能力较强的植物。
(九)强化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提标改造、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等要求,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达标建设,加快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涝点。新区建设要实施雨污分流,完善排水管网、排涝泵站、行泄通道等设施。老城区要在排水管线普查基础上,逐步开展病害管道的更换和修复,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加大雨污分流改造力度,做好雨水管网系统与周边海绵体的有机衔接,提升排水防涝能力。结合雨水利用、排水防涝等要求,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强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外围防洪体系的衔接。承担城市排水防涝功能的绿地、广场、景观水体等应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系统相衔接,作为超标径流行泄通道的城市道路应与区域整体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完善城市气象观测站网,构建城市内涝预报预警模型,建立海绵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平台。编制或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运用模型等先进方法开展城市排水规划设计,科学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风险。
(十)加强城市水系保护和生态修复。严格城市河湖、湿地、沟渠、坑塘等水域岸线的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要留足滨水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禁止侵占河湖等水域岸线,维持水循环所必要的生态空间。加强城市水生态治理和修复,禁止填埋水体、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保持和恢复城市河流、湖泊、湿地等水体的自然形态和连通体系。建设生态堤岸,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加快清除河滩内非法建(构)筑物。实施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加快推进城镇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确保雨水经过岸线净化排入自然水体,含融雪剂雪水排入污水管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上海印发《关于发布2025年本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市新增城市建成区50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设约100个建筑与小区、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水务系统等海绵重点项目,强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管控,不断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品质。全文如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至2025年,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关于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
11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提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水管网、泵站建设改造和排涝通道系统整治。促进城市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
日前,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0%以上。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城市河湖系统韧性、完善城市排水防涝
近日,四川《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公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设六章三十三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和社会参与制度等内容;明确了发改、自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的海绵城市建设职责;规定了海绵城市设
近日,《河北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
5月31日,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西省鹰潭信江新区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预计今年11月全部验收后,进入18年的运营期。项目建设总面积27.75km,总投资约13.92亿元,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每年实行按效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清单》中总结了地方在工作组织、统筹规划、全流程管控、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探索实践。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水务局,天津市、上海市
5月22日,安徽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征求《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指出条例适用于六安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条例中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发布,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本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2024年4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至2025年,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关于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
11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提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水管网、泵站建设改造和排涝通道系统整治。促进城市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
日前,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0%以上。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城市河湖系统韧性、完善城市排水防涝
近日,四川《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公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设六章三十三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和社会参与制度等内容;明确了发改、自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的海绵城市建设职责;规定了海绵城市设
近日,《河北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
5月31日,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西省鹰潭信江新区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预计今年11月全部验收后,进入18年的运营期。项目建设总面积27.75km,总投资约13.92亿元,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每年实行按效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清单》中总结了地方在工作组织、统筹规划、全流程管控、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探索实践。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水务局,天津市、上海市
5月22日,安徽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征求《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指出条例适用于六安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条例中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发布,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本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2024年4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
4月28日,江西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简介,详情如下:1、裘家洲生态保护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城市水系类工程。施工完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1.65%,面源污染削减率为87%。项目通过设置大面积生态绿地、生态驳岸、植被栽植、硬质铺装与透水材质相结合的海绵设施,不仅实
近期,山东、宁夏、河北、河南、福建、四川、海南、江苏、山西、天津以及无锡市等11省市公布2025年重大项目建设名单。其中,光伏制造与光伏电站项目仍是各地布局重点。据北极星梳理梳理,上述名单中共含208个光伏类项目,不仅覆盖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光伏胶膜、银浆等辅材领域,光伏电站建设规模
2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一行深入集团公司宁夏煤业400万吨煤制油项目现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再学习再认识伟大号召的思想伟力,坚定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信心与决心,凝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奋进力量。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银川召开重点项目推进协调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和国家能源集团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践行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共叙情谊、深化合作,共商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坚定担当使命任务,更好服务国
北极星输配电网日前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由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十五五”配电网规划集中工作启动会于近日举行。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有序推进规划基础资料收集、现状分析诊断,进行配网规划人员集中培训。该院开展了宁夏配电网“十四五”滚动及“十五五”规划研究,形成1份总报告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盐池县生活垃圾小型化焚烧站和转运站建设项目招标,预算金额680万元,不接受联合体投标,详情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采购计划编号:盐财(采)[2025]-0218-31项目编号:D6403-20250219000002项目名称:盐池县生活垃圾小型化焚烧站和转运站建设项目预算金额(元):6800000.00最
近日,宁夏柴湾(沙渠壕)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取得了前期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工程计划于2025年全面开工。工程投运后,将直接服务于154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接网,有力推动宁夏绿电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工程是宁夏“十四五”电力规划的重点项目,涵盖了开关站新建工程和线路开断环入工程建设,预计总投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16日,东方日立(成都)电控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日立”)与宁夏灵武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全球能源装备领军企业——东方电气集团的核心成员单位,东方日立将充分发挥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与产业优势,携手灵武市共同推进新能源逆变器研发制造基地建设
人勤春来早,奋战正当时。当前,国家能源集团各单位全面落实集团公司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安全为本、创新引领、高质发展”工作方针,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以实际行动亮举措、出实招,奋力谱写能源保供与绿色转型新篇章。集团微信公众号推出“人勤春来早”系列推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发改委关于促进储能健康发展的政策部署,做好储能企业参与中长期市场,引导储能企业通过参与市场交易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于2月14日组织召开宁夏电网独立储能参与市场要点解析培训会,全区32家储能企业代表全数参与培训,共同探讨储能市场化发展路径。随着宁夏
2月10日,公司在银川东换流站召开直流运维专业会,总结2024年直流运维专业工作,深度剖析现存问题,并对2025年直流运维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2024年,银东、灵绍直流运行稳定,外送电量、直流能量可用率、精益化检修等关键指标再创新高,专业排名位列国网公司第四,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会议针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公示入市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宁夏明洲售电有限公司近12个月未进行实际交易,现申请重新参与交易。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宁夏明洲售电有限公司重新入市申请,并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