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垃圾革命:精准分类再利用 完善机制倡新风

2018-01-30 09:26来源:浙江在线作者:施力维等关键词:垃圾治理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垃圾治理关系到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解决好垃圾问题,是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浙江的题中之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浙江省将“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再次列为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这已经是垃圾分类连续多年入选民生实事了。

推进垃圾分类,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是一次全面的“大手术”,更是一场深刻的环境革命。两会期间,参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垃圾革命”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精准分类、资源利用、完善机制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分类高标准 源头再减量

破解“垃圾围城”的窘境,走出“垃圾围村”的困境,核心环节就是垃圾分类。

省人大代表、泰顺县罗阳镇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王潘萍,从事基层环卫工作20余年,见证了垃圾分类给城镇环境带来的显著变化。

“20年前,居民垃圾被随意堆在路边或山坳里,等环卫工集中运走。如今,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罗阳镇实现了垃圾不落地。”王潘萍代表说,每天清晨7时30分左右,环卫运输车会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收集完居民们初步分类好的垃圾后,运送至镇上垃圾中转站,等待进一步处理。

相比城镇,垃圾分类在浙江乡村,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得到了更快速的推广。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专职副主任孙勤明,常常在浙江乡间走访调研。如今,他总能看到村民家门口摆放着两只垃圾桶,一个装“可烂的”垃圾,另一个装“不可烂”的垃圾,“这种分类方式虽然不是很精准,却通俗易懂,在垃圾分类推广初期十分实用。”

通过城乡推广,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

近几年,我省生活垃圾每年的增量一直在减少,这是十分可喜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垃圾分类提出了更高标准。省政协委员、省建设厅副厅长应柏平,把“努力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用笔圈了出来。

“实现垃圾零增长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这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应柏平委员说,垃圾分类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他认为,垃圾分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保障,用立法的形式推动形成“谁产生垃圾谁付费,谁多产生垃圾谁多付费”的机制,助推垃圾分类向更加精准迈进。

资源化利用 无害化处理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各类垃圾的利用率提高了,处置量就相应减少了,环境承载的压力小了。

有不少政协委员提到了杭州城北的天子岭静脉小镇。相对于像动脉一样为城市输送“能量”的制造业,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产业,被喻为“静脉产业”。

过去天子岭填埋了超过900万吨生活垃圾,如今依托垃圾的再生利用,这里建成了一个生态公园。通过餐厨、厨余垃圾分类处置、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天子岭已经发展成垃圾综合处置利用的典范。

不止天子岭。应柏平委员给出了一组统计数据,目前,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有110座,每天实际处理能力6.5万吨,其中无害化处理率达99.9%。我省在城镇垃圾利用、处理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在农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有着更为便捷的方式。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院院长陈建荣,曾经在金华金东区走访调研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工作,并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当地将厨余垃圾等易腐烂垃圾,统一送进太阳能垃圾减量处理房,沤肥制作成有机肥,实现了资源化利用。”陈建荣委员说,这种方式成本不高,但垃圾减量效果明显,还能反哺农业种植,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这些年,从中央到浙江,从城市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目标:今年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

省人大代表、德清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高级工程师孙频希望能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程度。“当前,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等产生的大量的砖石、混凝土、钢筋没有固定消纳场所,大部分只能简单填埋。”孙频代表建议,省里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上予以政策、资金、科研等支持,更加全面的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机制更完善 新风进万家

若是到德清的城乡走走,楼房掩映在翠竹中,村道两边,红花绿叶,赏心悦目,露天小公园、健身场等,垃圾纸屑难觅,就连沿村而下的小溪中,也不见半点垃圾。

“这得益于德清近年来持续推进的‘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孙频代表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德清全县范围内的12个镇(街道)、148个行政村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管理,全部委托县城管部门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统一养护,一站式管到底,有效破解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中条块分割、标准不明、管理缺位等问题。

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这样一套管用的机制很重要。在我省的社区、村庄,垃圾分类的奖惩机制,常常能见诸于社区公约,村规民约。但要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让垃圾分类变成人人参与的新风尚,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王潘萍代表在工作中发现,居民垃圾源头分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居民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放,导致后期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节难以实施。”她粗略统计了一下,至少50%的源头分类居民自身是很容易做到的,例如易拉罐、纸壳、旧家具等回收利用,旧衣服、旧鞋子资源化处理等。

“应当让居民意识到,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从自我做起。”王潘萍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团队向居民指导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引导居民从源头开始做好分类工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浙江乡村就已探索出不少倡导垃圾分类新风的有益经验。孙勤明委员谈起目前桐庐乡村正在施行的一种接地气的好方法,“那里的村民们,可以拿着垃圾兑换一袋盐、一块肥皂。通过这种激励方式,村庄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氛围,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垃圾革命”,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大家都责无旁贷。

原标题:两会聚焦︱垃圾革命:精准分类再利用 完善机制倡新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治理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