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简版)

2018-02-28 16:49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关键词:动力电池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

动力锂电池再利用是指介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电池资源化的中间环节。由于动力电池更换后,仍有70%-80%的容量可使用,若直接进行资源化回收,将造成极大浪费,通过对汽车使用后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检测和分类后的二次使用,实现动力电池梯级回收,可实现动力电池30-60%的成本降低目的。

动力电池需要的钴、镍、锂等原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80%的钴以及70%的锂、镍资源都依赖进口。因此,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动力电池所需钴、镍等原材料多依赖进口的窘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角度来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将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迎来政策利好

2018年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该办法自2018年8月1日实施。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动力电池目前的回收来源主要是汽车维修企业、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电池企业与整车厂一般只针对自己生产的电池类型建立回收渠道,而专业第三方回收企业在回收渠道的布局更为全面。

三、动力电池报废即将进入高峰期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70万辆。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达到200万辆,也就是在2018年销量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新能源车电池报废年限为5年左右,我国新能源车的市场集中爆发于2015年,因此预计2020年前后迎来首次大规模的动力电池报废高峰期。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前景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用于拆解规模较小,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拆解将达20万吨左右。结合考虑汽车报废年限、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2020年,全国退役的锂电池约50GWh,综合考虑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及钴酸锂回收价值,2020 年相关市场空间可达百亿级别。

四、成本和盈利构成动力电池回收障碍

由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少、参与主体少、回收利用渠道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尚不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较低。动力电池的回收拥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放电、拆解、破碎、分选、除杂、元素合成等几十个复杂步骤,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技术复杂冗长。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核心技术,在于如何采用配方合适的化学溶剂将有效成分提取或萃取出来,重新做成电池原材料加以回收利用。但这些配方是动力电池企业的商业机密,电池回收工厂很难掌握。

成本和盈利问题无疑是电池回收的主要障碍。动力电池包属于第九类危险品,运输过程应符合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规定。从目前情况看,回收电池成本实际上只占总成本的50%至60%,40%-50%的成本在运输、人工方面。当前各参与方大多数都处于项目示范或者微盈利经营状态,进一步的盈利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形成规模效应是当下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突破点。

五、众多企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在政策、利益、责任等多重动力下,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生产及回收处理企业开始与汽车厂合作着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2017年以来,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开始布局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目前,中国铁塔公司、重庆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沃特玛、国轩高科、桑顿新能源等16家企业已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有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共谋发展。此外,骆驼股份、比亚迪、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锂电材料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展开了布局中。当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主要有三类直接参与者:

(1)锂电材料系。以华友钴业、厦门钨业和天赐材料等为代表,主要通过再生利用完善资源回收。

(2)动力电池系。目前已布局回收拆解业务的动力电池企业包括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CATL、比克电池等。这些企业入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游材料涨价及市场竞争加剧倒逼。通过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可以减少成本,同时打通锂电池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的闭环。

(3)第三方回收机构。第三方动力电池回收拆解的企业包括:格林美、湖南邦普、赣州豪鹏、芳源环保等。

梯次利用方面,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北汽新能源、普莱德等开展了梯次利用、商业储能等示范项目建设。

动力电池材料企业的回收体系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

动力电池企业的回收体系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

原标题: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简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回收查看更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查看更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