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驻马店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于日前印发,目标为到2020年,大气、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详情如下:
驻马店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为实现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河南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驻马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与形势
第一节 “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等重大环境治理工程,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十二五”环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2015年,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126微克/立方米,较2010年下降6.7%;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16.9%;优良天数183天,较2010年增加12天,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15年我市河流8个政府责任目标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比25%,Ⅴ类水质占比37.5%,板桥水库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薄山水库和宋家场水库为Ⅲ类水质。城市地下水为Ⅲ类水质。全市地表水政府责任目标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明显下降,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耕地土壤质量总体良好,城市建成区声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水平。生态环境总体安全。
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市6家大气污染重点企业完成脱硫脱硝升级改造,3家8台燃煤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城市建成区天然气和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所有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拆除或清洁能源改造;中心城区划定高污染禁燃区33.5平方公里;各县(区)取缔街头露天炭火烧烤,全市积累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9364辆。完成13家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18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新增污水管网总长度达300公里,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0%,各县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5%,中水回用率达到26.5%;截止2015年年底,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10.47%、15.6%、4.69%和17.01%,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全面实施蓝天工程,各县(区)主城区内禁止新建燃煤项目;综合开展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城市降尘量明显下降;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完成城市建成区4座汽油油库、24辆汽油油罐车、230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完成造纸、化工、皮革等重点涉水企业的深度治理改造,关闭1家皮革企业、拆除2条制革生产线、关停4家企业电镀生产线,完成2家涉重金属的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开展河流清洁行动,以骏马河、练江河、七里河等河流为重点进行排污口排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
农村环保与生态建设工作突出。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市共实施43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污水处理站57座,铺设污水管网近113.86公里,建设垃圾收集设施3000余个(座),沼气池50座,配备垃圾收集转运车280辆,建设垃圾转运站2座,共整治了97个行政村(社区),受益人口30余万人。共建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679个,其中409个配套建设了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设施配套完善率达到60.2%,废物综合废物利用率达到70%。共建设209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农村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我市共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30个、省级生态村90个,市级生态村192个。共完成造林面积88.84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74.69万亩,国家和省级公益林保护面积127.31万亩,湿地面积79.47万亩,建立8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总面积68.12万亩(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面积约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41%。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推进矿山绿化建设。生态保护成绩显著。
环境风险防范有序开展。建立应急指挥分中心,制定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形成市县级环境事故应急指挥及保障体系。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动态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完成国控、省控和市控33家重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对全市范围内涉及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物等重点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风险排查与整治,规范并完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放射性废物和废旧放射源送贮率100%。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等工作,扎实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泌阳、西平、平舆、上蔡、遂平、确山、正阳等7个县级监测站已通过标准化建设验收。按要求完成了降水、酸雨、河流底泥、城市功能区及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市区地下水、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责任目标断面考核、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全市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正常,监测数据报送及时、准确。实施河长责任制,强化河流水环境质量责任。建立了网格化环境执法监管体系,环保联合执法机制初步建立。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形势
(1)机遇
“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环保法制日趋完善,环保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随着“三大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要求在环境保护上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媒体舆论监督的多元治理模式,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化、制度化的历史新阶段。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实施,省委、省政府对地方环境质量改善及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都将更加严格。环境保护的力度前所未有,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关注和要求也日益提高,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我市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全省“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带动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随着“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及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不断向好态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更是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和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攻坚时期。我市要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集中力量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战略目标。
(2)挑战
环境质量状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筑施工量增大,机动车数量增加, 2015年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126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183天,占比50.1%,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压力逐渐增大。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市政府考核断面劣Ⅴ类水体占比达20%,部分河流存在总磷、氨氮超标。环境质量现状与“十三五”末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大,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压力较大。
污染治理措施尚不能满足污染物治理要求。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驻马店市水污染物总排放的70.89%,市域内现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仅接纳有城镇生活污水,还有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较大;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城镇生活污染源直排严重;市区内练江河和骏马河等存在生活污水直排口,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率不高,治理技术有待提升;产业集聚区约55%未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仍有6家产业集聚区工业废水主要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工业产业结构尚不合理。食品行业、造纸行业、皮革行业、医药行业等工业存在“小散乱差”现象,排查的54家“小散乱差”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工业结构在“十三五”期间有待进一步升级优化。
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畜禽养殖业发达,畜禽养殖污染突出,已逐渐成为全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产生量分别占全市废水污染物总量的65.56%、58.48%、86.52%、93.72%;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化学需氧量是我市第二大污染来源,氨氮、总氮、总磷是我市第一大污染来源,其对流域水质的影响较大。目前全市仍有149家畜禽养殖场位于禁养区内,对地表水水质改善影响较大。
基层环保能力建设相对薄弱与迅速增加的环保工作任务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环境监管主要依靠传统手段,多关注于重大污染源,对“小散乱差”企业未形成有效监管,县级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投入不足,各县区环境监测点位数量较少,环境执法、信息、宣教等能力建设滞后,造成监管能力薄弱、基础差、装备缺,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日益繁重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的需要。
“十三五”时期,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高度关注,让人民群众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既是本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必须在环保基础设施投入、水环境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方面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力打好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攻坚战。
第二章 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立足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保短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积极落实国家“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打好环境质量改善攻坚战,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强化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严密防控环境风险,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作为,满足公众对环境的基本要求,2020年确保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改善。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清单式管理,将生态环境质量不降级、反退化作为刚性约束,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核心评价标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我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等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以问题定目标、以问题定任务,推动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优化空间布局,严控开发活动和开发力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坚持社会共治。积极推进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落实政府和部门环保责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形成社会共治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中国、美丽安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美丽蚌埠,蚌埠市生态环境局编制了《美丽蚌埠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暂定名),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到2027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河池市现代环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公告一、基本情况河池市现代环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池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297亩,专业从事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截至2024年12
河南华电灵宝窄口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综合监理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12/19-JL-003)一、招标条件河南华电灵宝窄口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综合监理服务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华电(灵宝)抽水蓄能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
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26的土地面积,近1/6的人口,创造了近1/4的全国经济总量,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和能源技术创新高地。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创新,直接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脉动。面对绿色发展目标和全球经济变化,长三角面
22日,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架线施工,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重要清洁电源送出支撑保障工程。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江苏特高压±800千伏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5月22日,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与紫阳县政府在紫阳县签订污水处理合作协议。紫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秦宗道与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董事长李瑞平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紫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燊、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曹新红等人见证签约。签约前,紫阳县住建局和水务发展集团安康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中国、美丽安徽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美丽蚌埠,蚌埠市生态环境局编制了《美丽蚌埠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暂定名),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提出,到2027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醒狮起舞迎盛会,5月20日,以“生态样板绿色标杆”为主题的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项目合作签约暨开工誓师大会在南沙污水处理厂现场拉开序幕。活动由广州市水务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主办,广业环保集团、中铁广州局等10家单位联合承办。广东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文,广业环保
5月15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威海广泰应急救援基地4.6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实现并网。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是晶澳智慧能源与威海广泰深化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高度。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充分利用园区总装车间、焊接车间及板材车间的屋
日前,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印发了《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30年前,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从城市建设、村镇发展、建筑节能等多方面部署具体工作任务,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提出,到2030年前,佛山
5月13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佛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逐步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提高清洁电力消费比例。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加快开展建筑光伏一体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5月19日-22日,为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应急保障工作,国网河南物资公司组织人员对“四库两基地”应急物资进行梳理检查及维护,进一步强化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汛期应急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满足电网防汛需要。为全面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水火共治”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国网河南物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融源河南新乡长垣市2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招标人为长垣市融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最高投标控制价28360万元,折合0.709元/Wh。项目拟在新乡市长垣市区域建设,总占地约44亩。储能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储能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站电池系
日前,冀东海天水泥闻喜有限责任公司窑尾烟气高温高尘SCR技术改造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山东泰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25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郑州康宁特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26万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联合体牵头人河南水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月13—16日,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副主任成钢同志带队赴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和江苏省常州市开展光伏行业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中建材(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并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豫能新能源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4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4月,北京市总发电量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火电发电量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水力发电量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7%;太阳能发电量0.203
5月17日11时35分,河南电网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创新高,达3625万千瓦,其中风电1264万千瓦、光伏发电2361万千瓦,占同时刻用电负荷的67.6%。5月19日,河南电网风光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5亿千瓦时,达到5.03亿千瓦时,占当日河南电网用电量的42%。截至目前,河南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5万千瓦(风电245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5月20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国网河南综合能源公司调研。调研组观摩了综合能源“零碳”展厅,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就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助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等事宜进行座谈交流。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对河南综能公司积极融入能源转型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技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河南卢氏县特色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招标计划发布,项目招标人为河南莘川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11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线路48千米;35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线路32千米;10千伏开闭所9座、环网柜8座、变压器8台、建设10千伏线路91千米;建设调度中
“南阳4320兆瓦分布式新能源已部署完毕,商丘3412兆瓦分布式新能源已部署完毕!”5月19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河南电科院”)技术人员正在国家电网仿真计算数据平台上深入开展分布式新能源典型参数建模工作。该院电网安全专项攻坚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期,西班牙、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4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1973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1729件,新能源领域244件。从被投诉对象看,国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